因鎮上修路,房屋被納入拆遷范圍,在沒有和村民談妥的情況下,施工方將2戶村民的房屋、樹木推到,當時兩戶村民均不在家中。對于村民房子被拆,商南縣富水鎮政府發文回應稱,系施工隊誤拆。(華商報商洛訊)
隨著經濟上漲,土地需求越來越大,拆遷問題也是成了人民和政府一個主要矛盾,以前見過很多因拆遷問題鬧出的血案、上訪,這樣的矛盾非但沒妥善解決反而越演越烈,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還是民眾無理取鬧變成釘子戶?一個巴掌拍不響,筆者認為:制度缺失、公信力缺失、宣傳教育缺失該是拆遷問題頻發的根源。
制度缺失。針對本次事件,“商南縣富水鎮政府發文回應稱,系施工隊誤拆”這個官方回應明顯有推諉嫌疑,暫不說媒體標題黨可能會存在誤傳,單是這個回應一個普通民眾也無法理解,為什么施工方在未經過政府考核同意就強拆誤拆?涉及到政府用地拆遷竟如此草率?沒有制度的支撐怎會讓民眾信服。
公信力缺失。一連串的拆遷問題最后大都不了了之,導致民眾對官方公信力產生了強烈的懷疑,在加之一連串“官方發聲”事件之后的反轉,相信在拆遷問題上大多數民眾都會站在釘子戶的角度去指責政府,即使政府已拼盡全力,還是得不到大多數民眾的支持和理解,公信力這塊短板的補齊確實迫在眉睫。
宣傳教育的缺失。可能在拆遷戶心中大都有這種“只要我不搬,和政府死磕,得到的拆遷補助就會是最多的”政府對此也很無奈,說也說了,勸也勸了,拆遷補助定額是不能改變的,如果說對拆遷戶思想工作做少了,我想連大多數拆遷戶都不會同意。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接,沒有制度支撐,沒有公信力輔助,講破了嘴,民眾也不會信,但不講政策那更是“罪加一等”了。補齊“三缺”短板,究根究底處理拆遷,便是化解這一難題之根本。
作者地址:四川什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