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集中查處一批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形成有力震懾,并于近日集中通報多起典型案件。(3月28日 新華網)
前有井岡山成功脫貧摘帽,后有蘭考成為首個脫貧貧困縣,都在學習他們脫貧攻堅的經驗。誠然,當前正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黨員干部應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放在第一位置,要做到“為官一方,造福一方”。然而,卻總有一些黨員干部不僅沒有融入到脫貧攻堅中去,反而還在扶貧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做那一顆壞了一鍋湯的老鼠屎。
筆者認為,在脫貧攻堅上,我們不僅要學習其它地區的先進脫貧經驗,我們更應該學習其在脫貧攻堅上對黨員干部管理,如何把脫貧政策落到實處,把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實處,如何讓最基層的黨員干部真正發揮出扶貧的關鍵作用。要尋跟問源,對如何進一步加強對干部職責的管理,在脫貧攻堅中把好關、問好責,對于扶貧腐敗必須零容忍,這比學習成功經驗更加重要。
古語有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然而在扶貧領域一些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依然屢屢發生。究其原因,還是在制度和管理方面還不夠。脫貧攻堅進入最后的攻堅期,扶貧工作容不得半點虛假。然而,脫貧攻堅制度卻還不夠完善,無論貧困戶基礎信息的及時更新,貧困戶信息的真實準確,還是扶貧資金的專項管理,又或是對扶貧工作干部的考核機制,這些方面都給干部留下了貪腐的空間,因此,在對扶貧腐敗曝光嚴懲的同時,更應該加強扶貧體制建設的完善,建立健全扶貧信息、扶貧資金、扶貧人員的管理制度,從根源上去制止扶貧腐敗的發生,扶真貧,真扶貧,肅清扶貧領域的腐敗土壤。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脫貧攻堅工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實的根基,要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就要杜絕“蟻穴”。吉林省對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案件的通報,警醒著我們,脫貧攻堅中好的我們要表揚,但是我們更要看到這些在脫貧攻堅中的“老鼠屎”,只有徹底鏟除了這些“老鼠屎”,在脫貧攻堅中從自身出發制定符合自身的脫貧攻堅規劃,真抓實干,積極反思現行脫貧攻堅中的弊端,一步一個腳印的將工作落到實處,全面落實中央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的標準要求,才能履行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四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