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農產品電商亟待突破盈利困局

[ 作者:付連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7-21 錄入:吳玲香 ]

C2C農產品電商特別是中低端農產品電商成本太高,盈利困難,將來一定維持不下去。7月10日,2017年上半年全國農產品電商形勢分析會在北京工商大學舉辦。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巡視員聶海林在研討會上談道,目前,絕大部分做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企業都虧損,真正盈利的很少。今后做大宗農產品電子商務,尤其是做中低端農產品電子商務,一定要朝B2B2C方向發展。

聶海林談道,B2B主要是解決骨干物流問題。骨干物流要盡可能向兩端延伸,前端直接延伸到生產基地。現在的農產品從產地運到銷地,“帶泥帶水”的拉過來,其中25%~30%都變成了垃圾,這樣25%~30%的效益就沒有了。如果在產地能全部分解包裝好,再拉到城里來,運輸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成本可大大降低,而且城市清理垃圾費用也會大大降低。而后端物流要盡可能地延伸到社區,要跟社區店對接,要把后端的物流距離盡可能縮短。這樣降低了物流成本以后,電子商務企業才有可能盈利,才能夠讓農產品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中國食品業誠信聯盟副主席、717商城首席執行官張傳林對于農產品電商盈利難也有同感。張傳林表示,這幾年食品電商尤其是生鮮農產品電商一地雞毛,現在投資人只要談生鮮農產品電商就色變。做農產品電商一定要把握好融合共生發展和追求利益之間的平衡,否則,企業的發展不會長遠。

長沙沁坤大宗農產品現貨電子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從2011年開始在社區做農產品電商。公司董事長鐘曉瑜表示,沁坤通過社區路徑做農產品電商做得很艱難。從2011年~2015年,沁坤在社區開了十幾家銷售農產品的門店,但到2015年,沁坤把這些社區店全部砍掉了。因為沁坤通過社區店銷售農產品時發現,做社區店是需要載體的,單純地把一些農產品放進去根本賣不動。

據鐘曉瑜介紹,沁坤后來調整為做名優特產品,以旅游伴手禮為載體,把湖南的特色產品輸出去,同時把外地的生鮮水果引進來。通過旅游這一載體,在車站、碼頭、高鐵站附近整合很多名優特企業進到沁坤搭建的平臺。沁坤為進入平臺的企業服務,和店面合作,給每個企業做相應的鏈接。通過2016年和2017年半年的調整,沁坤探索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徑。鐘曉瑜的體會是,現在籠統地做農產品電商是沒法做的,做農產品電商要有技巧,要細分市場。

聶海林談道,近幾年農產品電商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農產品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難以解決,這嚴重影響農產品電商發展。農產品一家一戶生產,品質沒法保障。現在絕大部分農村形成商品化的農產品非常少。如何解決農產品的品牌和商品化問題?聶海林認為,龍頭企業帶農戶的模式值得推廣。在這種模式下,龍頭企業先把土地全部流轉過來,形成頂層設計,再對農作物種植進行統一管理,農民作為企業工人上班。這樣就能保證生產的農產品是同樣的品牌和質量,才能形成農產品的商品化、規模化,才能為農產品電子商務提供基本保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商務新聞網 2017年7月19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本道中文字幕 | 夜色福利院在线看视频 | 性爱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在线资源AV每日更新不卡 | 久久综合丝袜国产 | 在线Ⅴ片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