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剛一現身,就被記者團團圍住。還沒等記者提問,今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劉永好就主動介紹起自己的提案,“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空心化’已成為最大的制約。”
一手打造新希望這個龐大的企業集團,劉永好關注的焦點總是繞不開農業。“人才留不住、引不來,農業生產已由留守的中老年人來完成。”言語中,劉永好難掩淡淡的傷感。
鄉村振興,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他話鋒一轉:“建議國家高度重視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輸送人才。”他建議國家研究、制定并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農業類大中專畢業生重返“三農”領域,同時制定適應現代農業需求的新型農民、農技員的培養計劃。
除了配套政策,劉永好認為涉農企業也應有所作為,“動員、集合社會力量,尤其發動一批涉農企業,共同參與新型農民、農技員的培養、培訓。”
實際上,新希望正將這一思路付諸行動。據劉永好透露,新希望集團計劃用5年時間,聯合一批優勢涉農企業,為社會培養10萬新型農民、農技員,助力鄉村振興。“實踐表明,企業的參與,既能讓培訓覆蓋面更廣,也能讓教學與實戰相結合,還能對新型農民的創業項目或產品從產業鏈角度進行對接和支持。”
記者了解到,劉永好委員今年帶來了6個提案,涉及現代農業發展、民營企業健康成長及脫貧攻堅等方面。談及民營企業發展、政商關系改善,劉永好還不忘拿四川舉例,“我是川商總會的會長,去年四川省相關領導與我們川商總會以及企業見了11次面,不僅解決了好多具體的問題,而且還為我們企業家參與四川經濟社會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提出了值得努力的方向。”(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袁婧 鐘振宇)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四川日報 2018-03-0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