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提出“允許農村集體在農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償收回的閑置宅基地、廢棄的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這為我國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村富裕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要提升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轉化為資本的發展能力,激發鄉村資源要素活力。
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有利于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當前,我國大多數鄉村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突出體現在產業基礎薄弱、抗風險能力不足、優勢資源向商業價值轉化的路徑不暢、缺乏具有自生能力的特色產業,從而導致發展內生動力嚴重不足,就業門路狹窄,農民收入來源單一。
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有利于激活農地要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支持性的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政策,能夠有力激發沉睡的閑置農宅資源,推動農戶資產與社會資本有機銜接融合,既可以利用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發展符合鄉村特點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餐飲民俗、文化體驗、創意辦公、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又可以利用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發展農產品冷鏈、初加工、倉儲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還可以依法依規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政策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有利于鄉村治理有效宜居
治理有效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當前,我國鄉村尤其是山區鄉村,生態資源豐富,負氧離子含量高,有著天然的生態宜居自然條件,但由于缺乏鄉村建設規劃,房子布局凌亂,道路、學校、醫院、環衛等公共設施建設滯后,沒有把自然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態宜居優勢。同時,鄉村青壯年勞動力基本外出務工,留在鄉村的主要是老弱病殘和小孩,鄉村結構和村民素質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給鄉村有效治理帶來新的困難問題。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將有力促進鄉村有效治理宜居。從生態宜居看,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就是要通過房地一體確權,按鄉村規劃運用整理、復墾、復綠等方式,有序整合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創建一批民俗集中村、鄉村旅游目的地,推動建設鄉村生態宜居。從鄉村有效治理看,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既有利于推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吸引鄉村勞動力返鄉,又有利于充分發揮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重構鄉村權力關系的作用,提升農民參與鄉村治理的意識和能力,探索一套規范、高效的鄉村治理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實現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
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有利于城鄉融合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是鄉村現代化發展的內在選擇。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當前,我國城鄉差異大、發展不平衡,推動城鄉融合是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路徑選擇。把鄉村作為與城市具有同等地位的有機整體,實現經濟社會文化共存共榮,彰顯著我國解決城鄉發展非均衡性問題進入了新發展階段,從“統籌城鄉發展”到“城鄉發展一體化”,再到“城鄉融合發展”,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內在實踐邏輯。
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能有效推動城鄉融合。城鄉融合的顯著特征是人口、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當前,我國大多數鄉村因自然條件差、距離城市較遠、市場化程度較低,受到城市輻射帶動作用較小,人、財、物等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受到一些限制。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就是撬動城鄉勞動力、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流動融合的重要杠桿,通過界定明晰流轉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產權,探索農戶住宅財產權抵押貸款,既有利于農村人口放心到城鎮落戶,又能有效推動城鎮產業資本依法到鄉村投資,還能極大地促進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有利于農民文明富裕
農民文明富裕是鄉村振興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鄉風文明就是要通過有效吸引城市現代化文化要素向鄉村轉移,賦予農民新時代文化素養。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從物質形態看,就是要結合本地實際發展具有歷史文化記憶和地域民俗特色的美麗鄉村,從精神層面看,就是要著力保護和發展先進民間文化。生活富裕就是要讓農民經濟寬裕、衣食無憂、生活便利、共同富裕,這既是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人的現代化的根本標志,它不僅體現在物質生活的提升,更體現在包括鄉風文明在內的精神生活的豐富。
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能有力推動農民文明富裕。一方面通過村莊規劃整治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建設包括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農村電影放映廳、閱覽室、農家書屋、文化大院等鄉村文化設施和活動場所,結合實際,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農家”“優秀傳統文化進農家”“科學知識進農家”“文明風尚進農家”“法律法規進農家”等具體行動,把好的理念、作風、習慣轉化為農民群眾自身的需求,使之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骨髓、形成自覺,就能有力提升農民的文明素養;另一方面,隨著積極穩妥推進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切實解決鄉村基礎薄弱、信息阻隔、物流不暢、人流不通等問題,培育發展鄉村旅游、創意民俗等新產業新業態,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參與商品生產、進行市場交易,就能有效拓寬農民收入來源,將農村宅基地改革紅利惠及農民、富裕農民。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特約研究員、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湖南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落地與政策深化研究》階段性成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