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黃泰軻等:農村長壽老人以德養生的實踐與價值

[ 作者:黃泰軻?周詩雨?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01-10 錄入:朱燁 ]

在中國傳統社會,因為醫藥衛生事業的相對落后,人們在以德養生方面積累了許多科學認知和實踐經驗,現時代廣大農村地區的許多長壽老人對此仍有繼承弘揚,但除一些常見的個案性的宣傳報道外,學界于此鮮有系統性的關注和研究。以德養生因素在農村老人健康長壽中占據怎樣的影響地位、農村長壽老人是如何具體踐行以德養生的、其對以德養生的實踐蘊含怎樣的重要價值,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探索的問題。

一、以德養生因素對農村老人健康長壽具有重要影響

“養生”即養護生命使之少遭病險、多享年壽的意略。健康長壽是人類的普遍期待,養生是促成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活動。一般來說,醫學技術的進步、政府健保制度的完善、個體良好的營養與運動等因素,皆有助于養生。

中國古人在養生實踐中,很早就意識到道德與健康之間的緊密關系,形成了“仁者壽”“大德者必得其壽”等養生信念,以及“養德養身,只是一事”“養德尤養生第一要”“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等養生認知。我們注意到,現代中國尤其是中國廣大農村地區的許多老人,對上述養生信念、養生認知仍有較好的接受、繼承和踐行。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國長壽老人(本文特指80歲以上且體健神康者)越來越多,并且他們大多居住在農村地區(據安徽省宿州市統計局官方網站2021年的統計數據,宿州96.6%的百歲老人在農村生活)。與城市長壽老人相比,農村長壽老人在以醫養生、以藥養生方面相對不方便及相對薄弱。盡管農村長壽老人在生病尤其是大病重病的時候,也會及時得到來自家庭、政府的醫藥衛生照料,但他們在總結自身“長壽之道”時,卻往往不將醫藥衛生因素放在首要位置或重要位置,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一個事實情況。

據上面安徽宿州市對百歲老人的調查報告,當問及“您覺得自己長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時,回答的高頻率詞匯是:心平氣順、好心情、愛運動、不抽煙喝酒、家庭和睦、多吃蔬菜雜糧等。另據浙江省麗水市政府官方微信“麗水發布”介紹,在“中國長壽之鄉”麗水,“百歲老年人411人,80歲以上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16.1%”(2022年數據),這些長壽老人大部分生活在農村,他們“并無長期吃藥”,“慈愛謙和”“性情溫和”“為人和善”“開朗好客”“勤勞勤快”“作息規律”“飲食清淡”是他們長壽的秘訣。還據筆者在故鄉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大河岸鎮竹林塆、古城寨兩村的調查,農村長壽老人認為自身長壽的關鍵因素是“不斤斤計較,想得開”“與人客氣,不惹人不惱人”“兒女孝順,孫輩有長進,活得開心”“知足,感謝黨的好政策”等。由此可見,道德因素在農村長壽老人養生長壽中占據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響。

二、農村長壽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對以德養生的實踐

養德何以能養生?這其實是一個很復雜的理論性問題。從哲學的角度看,它與古人所擁有的“和實生物,和合生生”“身心合一,心為身宰”等哲學理念是分不開的。農村長壽老人或許根本不懂這里面的深奧道理,但是這不影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以德養生的實踐,此即人們常說的“百姓日用而不知”。

首先,農村長壽老人大多踐行粗茶淡飯、簡單樸素、勤儉節約、知足感恩的生活,這種生活注重精神喜樂,在身心關系上求得平衡,極有利健康。“爽口物多終作疾”,現代社會的很多病其實是“富貴病”,是人們貪圖享受、大吃大喝得來的。農村長壽老人以儉養德,在日常生活中不鋪張、不浪費、不攀比,平淡簡樸,知足常樂,這樣的生活狀態使他們遠離各種不合理欲念的纏繞及由此滋生的身心損害,給予他們更多的精神安樂,這對健康是極其有益的。

其次,農村長壽老人在生活中往往做到了和睦家庭、團結鄰里、與人為善,這不僅使他們感到身心愉悅,而且還使他們避開了因人際關系緊張而帶來的健康風險,更使他們在一種其樂融融的人際交往中被尊敬、被照顧。整體來看,農村長壽老人在維系自身與家庭成員、親朋好友乃至是陌生人的關系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他們不計較得失,甚至認為吃虧是福,總是力所能及地關心他人、幫助他人,這種和諧的人際關系,換來的即是他人對農村長壽老人的尊敬、關心、幫助。比如,農村長壽老人基本上依靠家庭養老,他們對家庭成員的關心愛護以及對家庭的無私奉獻、辛勞付出,換來的是子女及晚輩對他們的深切感恩和無微不至的照料,這對他們安享晚年是至關重要的:很多農村老人一旦有個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就被子女及親朋好友在第一時間覺察,并采取有效照料措施使之好轉。

再次,農村長壽老人大多順應自然、與天和諧,他們不輕易挑戰自然、以身犯險,習慣早睡早起,不熬夜,對四季節氣特別敏感,能根據自然變化及時添減衣物,不忽冷忽熱,在飲食習慣上主要接受大自然的饋贈,“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不大魚大肉,上述“起居有常,飲食有節”的良好生活方式使許多農村老人“度百歲乃去”。

前面講過,“和合生生”是德能養生的重要依據,各種關系和諧了,少了抵牾,生命方能生生不息,這就是中醫養生所強調的“無犯和氣,以資生命”的道理。農村長壽老人或許不懂得這里面的學理,但是他們在上述生活方式的實踐中,在勤勞儉樸、與人為善、和順自然的德性生活中,很好地實現了身心關系、人己關系、天人關系的和諧,進而通過不生病或少生病保持了生命的健康喜樂。

強調農村長壽老人以德養生,并不是說城市長壽老人就沒有這方面的做法,只是相比較而言,農村長壽老人對以德養生有更多的依賴和實踐。這有一“少”一“多”兩方面的解釋。一是農村地區醫療衛生資源相對偏少,農村長壽老人在以醫養生、以藥養生、以德養生上自然就厚此薄彼。二是農村地區的文化傳統及生活環境使長壽老人有更多的以德養生的意識與自覺。比如,農村生活更少喧嘩浮躁、更重人情和美、更顯生態優勢,這促使農村長壽老人更加追求精神境界上的安樂、更加看重家庭和睦及鄰里團結、更加享受順應天時的好處,而這種生活方式的追求與實踐,對健康的積極效用是非常明顯的。

三、挖掘好利用好農村長壽老人以德養生實踐的重大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的幸福生活,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健康。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后邊的0,1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隨著全社會對健康的普遍重視,以及農村長壽老人群體數量的不斷增多,他們健康長壽的奧秘或以德養生的實踐也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我們要抓住這個有利契機,強化對這方面的調查研究,挖掘好利用好農村長壽老人以德養生實踐的重大價值。

一是啟示引領現代人守護健康、促進健康的價值。古人認為病之起、病之伏皆在一個“和”字,現代社會不少人貪圖享樂,放縱肉欲,以自我為中心,人際關系緊張,生活不規律,日夜顛倒,破壞了身心、人己、天人關系的和諧因而生病、致病。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現代人應該向農村長壽老人學習,要學習他們對自身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像他們那樣堅信健康長壽在我由我而不將其交給鬼神、醫藥、他人,還要學習他們心平氣和、與人和睦、和順自然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與生活智慧,像他們那樣以德避險、以德潤身、以德益壽,在全面實現身心、人己、天人關系的和諧中守護健康、促進健康。

二是助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價值。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少不了農村這一重要戰場,少不了老年人尤其是農村老年人這一重要群體。要在更加保障醫療資源分配向廣大農村地區傾斜的情況下,同時總結好農村長壽老人以德養生的實踐經驗并對其推廣應用,使更多的農村老人借鑒和受益,使他們在醫藥養生、以德養生的合力中保持健康。另外,追溯農村長壽老人的長壽原因,重要之一是家庭的悉心照料,這種家庭“孝親養老”的優良傳統及實踐模式是對社會機構養老的有益補充,在助力健康鄉村、健康中國建設中很有推廣應用價值。

三是促進中華優秀傳統倫理文化傳播弘揚的價值。可以說每一個農村長壽老人都是以德養生的鮮活案例,在他們身上,中華優秀傳統倫理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用自身的健康長壽,深刻詮釋了中華優秀傳統倫理文化在幫助個體安身立命、滋潤身心、強化幸福、延年益壽方面無與倫比的價值。應該講好農村長壽老人以德養生的故事,讓社會上更多的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倫理文化的魅力和價值,從而進一步促進中華優秀傳統倫理文化的弘揚與傳播。

 

(作者黃泰軻系湖南師范大學中華倫理文明研究中心副教授、周詩雨系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鄉村發現》2024年第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午夜色福利久久免费 | 亚洲大型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