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專題欄目 > 深化農村改革方案專題

打好關鍵領域的農村改革攻堅戰

[ 作者: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11-11 錄入:王惠敏 ]

日前印發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是對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的頂層設計,也是對關鍵領域的關鍵部署。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基層黨建等領域,涉及農村多種所有制經濟主體。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深化農村改革將聚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業經營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和農村社會治理制度等5大關鍵領域,攻堅克難、協同推進、改出實效。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是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制度基礎,事關農村集體經濟興衰和億萬農民切身利益。當前農村集體資產歸屬不清、權責不明、保護不嚴、流轉不暢等問題日益突出,已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勢在必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要著眼于加強對農村集體產權保護,激活農村各類要素潛能,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產權關系清晰、利益分配共享、要素配置優化、治理結構完善的有效實現形式。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集體土地所有制是農村集體經濟存續的基石,是社會主義農村經濟的根本特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是一分了之、吃集體經濟的“散伙飯”,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穩定。

農業經營體系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核心和基礎。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深刻變化。“誰來種地、誰來建設現代農業”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就是要圍繞推動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培養職業農民隊伍、健全工商資本租賃農地的監管和風險防范機制、推進農墾改革發展和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大力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符合國情和發展階段的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支持保護制度是現代化國家農業政策的核心,也是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農業要發展,投入是關鍵。我國農業發展底子薄,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欠賬多,目前的支持保護力度還不能滿足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需要。為保證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保證農業產業安全,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必須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的支持保護。要建立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只增不減;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市場調控制度,通過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農業補貼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調整改進“黃箱”支持政策,逐步擴大“綠箱”支持政策實施規模和范圍,提高農業補貼政策效能。

當前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期。盡管統籌城鄉發展邁出重大步伐,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保持縮小勢頭,但農村發展滯后、城鄉發展差距過大的問題依然突出。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基本方針,努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盡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要圍繞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規劃體制、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和建管機制、推進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協調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加快拆除城鄉二元結構利益藩籬,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須堅持黨政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協同的原則,圍繞提高農村基層治理水平,加強鄉鎮服務型政府建設,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農村各類經濟、社會組織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組織民主制度,形成有序、充滿活力的鄉村治理機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新華社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 日本天码AⅤ片在线电影 | 亚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熟女中文字幕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