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比較》編輯室和北京基金小鎮主辦的“中國城市新征程”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提出,在中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當下階段,面臨著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發展趨勢,中國城市的高質量增長不僅要吸引高學歷人口,更要善待低學歷人口。為此,城市要在賦予和保護農民工城市權利上下功夫。
中國社科院朱玲研究員則提出,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之后成了全球減貧的先鋒,很大程度上在于農村土地改革,承包到戶之后,農民有了自主支配生產要素的權利,無論是發展農村副業,還是鄉村工業化,農民憑著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突破了城鄉之間的機制性、制度性、歧視性的障礙,得到了經濟福利。而如果繼續保持城鄉分割,會是中國未來發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因為農民工只是干活,收入難以隨著經濟轉型而提升,消費能力受限,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最終拖累內需。未來的城市化不是賦予農民城市權利,而是歸還他們自由居住和遷徙的權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比較》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