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周平等:美麗鄉村建設要全方位提升軟實力

[ 作者:周平?張霞?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04 錄入:王惠敏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在農業,難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民。美麗鄉村作為美麗中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發展高效生態、農村建設留得住鄉愁、農民生活富裕幸福的重要載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全方位提升軟實力。

    農村的硬環境建設更美更到位,但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尚未完全改變,需要以農村志愿者隊伍建設與更加精準的宣傳引導繼續深入推進。經過多年大力度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主干道路面硬化率、植樹綠化率、公園式活動場所建成率大大提高,電、水、通訊、排污等管網設施廣泛建成、不斷優化。同時,諸如“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集中收運和無害化處理模式在各級財政支持下得以大范圍推行,河流水系污染治理、飲用水源保護、秸稈禁燒等力度空前,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是,諸如亂倒垃圾等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仍然沒有消除。對此,既要推進村民自身觀念的轉變與素質的提高,還需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通過村兩委組建本地化的農村志愿者隊伍加強典型示范與監督引導。

    農村的住房條件更寬敞舒適,但建房指標緊張與用地浪費并存問題依然存在,需要在全面摸底基礎上強化土地科學規劃與有效利用。與30多年前相比,全國尤其是東部沿海很多村莊新房林立、整齊劃一,類似別墅、洋房的樣式也不少,村民們住得更寬敞舒心,鄰里糾紛明顯減少。在拆違、改建等大力推動下,很多村莊門前屋后散養亂種現象逐步消除,各類違章建筑不斷減少。但是,由于多年來新批宅基地較多,舊宅基地復墾效果有限,農村新人分戶后申請新批宅基地面臨著用地指標約束。解決農民住房困難,需要強化農村用地系統摸底、科學規劃、高效利用。

    農民生活更富裕更有保障,但生活配套不夠、后顧之憂依然不少,需要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水平。隨著強農支農惠農力度加大與政策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養老保險與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等社保體系不斷健全,新農合用藥范圍和病種范圍逐步擴大、報銷比例逐步提高,農村養老保險補助增加、待遇提高,農村居民就近就業創業的可能性與便利性大大提升,收入渠道更加多元,消費方式更加多樣。但與此同時,無論是醫療教育、文化培訓,還是休閑娛樂、健康養生,農村與城市相比在公益性投入與產業化發展上還是顯得不夠,養兒防老仍然是主流。因此,在深化大中城市農民工市民化的同時,還需要通過中心鎮與特色小鎮建設深入推進就地城鎮化,集聚產業、凝聚人氣,將財政資金直接轉移支付更多轉變到精準的產業扶持上,促進產業發展與城鄉建設良性互動,推動形成對廣大農村更具輻射作用的優質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規范推進,但村民參與有序監督的組織運行機制有待完善,需要在加強后續人才培養與正確引導依法監督中予以推進。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堅強領導和紀委、組織、民政、農業等部門共同努力下,農村的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村經濟合作社、村務監督委員會等農村基層四套班子組織建設日益齊全、規范,下轄經濟發展、社會治安、農林水、工青婦等各種組織,人員配備也隨著自上而下對于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的若干“嚴禁”、“不準”和“一律”等規定的出臺與執行而更加規范。不過,在一些地方,有的村莊還存在著宗族派系勢力爭斗致使有德有才者無法當選或者即使當選卻無法施展抱負的問題,而有的村存在著黨支部、黨員群體內家族勢力“一股獨大”問題,最終導致村集體經濟發展難,以及家族壟斷村內多數資源的現象。對此,需要在派駐德才兼備的村第一書記之外,整合部門資源,統一支持農村培養本地化后續人才,向農民不斷普及用權維權知識,提高對村班子工作的依法監督水平,促進農村基層組織運行更加規范有序。

    作者簡介:周平:浙江省農業廳政策法規處;張霞:臺州學院經貿管理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8年3月3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电影99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 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