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醫療費用快速增長,醫保基金要堅守紅線
隨著中國醫療保健體系的日漸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都能享受到醫療保險,可是因參保人數的幾何式增長,醫療基礎設施的均乏從而導致醫療費用的激增。根據人社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醫保基金支出6697億元,其中統籌基金支出4160億元,個人賬戶支出2537億元,比去年增加了867億元,增長了14.9%,高于人均收入增幅1.1個百分點,高額的醫療費用不僅增加了患者的負擔,也給醫保基金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我國的醫療健康領域出現的三大因素助推了醫療費用的增長。其一是非傳染性疾病負擔的增加。隨著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導致了得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傳染性疾病的人越來越多,推高了門診人次,住院及整體的醫療開支;其二是人口老齡化問題。目前,我國已逐漸步入了老齡化社會,將會產生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根據有關數據,目前我國的老年人占人口比例的17%,到2020年老年人將占到總數的35%以上,龐大的老年人口將給我國養老及醫療帶來沉重的壓力。其三是城鄉二元社會的打破。隨著國家改革已經觸及到了某些深水區,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允許未參加當地城鎮醫保的農民工可以報銷部分醫療費用,這促使了更多的有效需求持續產生及發酵。三大要素助推了我國醫療費用的增長,給醫保基金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要破解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難題,使醫保基金堅守紅線,如果單純的靠堵限制醫保基金的支付額度或者是強迫性的降低門診費用、醫療費用這類“堵”的方式使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在“堵”的同時更應該是做到“疏”,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來降低醫療費用,保障醫保基金的安全使用。
一是要實現醫療服務的分層化。當前我國正在快速的社會分層化,那么國家在提供基本醫療保障的同時也需要滿足不斷分化的醫療服務需求,應該建立醫療保險層次化的服務,解決大病小病患者一窩風的占用大型醫院的醫療資源,因競爭在無形中抬高醫療費用,擴大醫保資金的支出。
二是要加大商業保險支持力度。從世界的范圍看,醫療保障責任多由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承擔。目前,我國商業健康保險賠付支出在醫療衛生總費用中占1.3%,而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都在10%以上,美國更是高達37%。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發展多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加大商業保險支持力度更是堅守醫保基金紅線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是開源創收扶持互聯網醫療。當今是互聯網的時代,互聯互通將會深入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可能引起醫療保健藥品開發與流通領域的革命,就目前而言移動醫療技術已開始為農村偏遠地區的人們提供了高性價比的醫療解決方案,更何況現在中國電商的“三大巨頭”都有意向醫療行業進行投資。政府更是要抓住這個機會,改變思想,迎接潮流,開創互聯網醫療的新時代。
作者單位:黃梅人社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