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比娼ǔ尚】瞪鐣?,扶貧工作至關重要。中央已經定下了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目標,各地也簽下了“軍令狀”,保證完成任務。目前,脫貧攻堅正在有序推進,形勢良好。然而,一些有害傾向和浮躁心態也未消失,亟待引起重視。(5月27日半月談網)
當前全面脫貧攻堅正進入關鍵的攻堅拔寨時期,但不時有一些地方被曝光在扶貧工作存在數字造假的現象。毫無疑問,對于基層統計數字造假,絕非是新聞,一是上級硬派指標,并以“軍令狀”的形式要求下級部門必須完成,否則就實行“一票否決”。落實“軍令狀”,勇氣可嘉,但也得考慮到下級部門是否有能力按時按質完成,不切實際、不計后果的下“軍令狀”就是亂作為、瞎指揮,導致的結果就是下級為了及時完成指標,不得不在做足“紙上功夫”、偽造材料、虛構事實、虛報數字,試圖瞞天過海,僥幸忽悠過上級和群眾。
二是,許多地方形式主義成風,不但做實際工作如此,就是調研、檢查也是如此。許多上級部門下去檢查工作開展情況,只是隨意翻看表冊,并不細究,即使發現存在可疑之處或明顯的問題,也是“揣著明白當糊涂”,不予追究,無疑助長了地方造假之風。事實上,對于一些部門領導來說,下去檢查工作的目的不是看地方工作落實與否,重點在于耍派頭、掙可觀的出差費用,同時還能從地方上“撈”些“好處”。說是去檢查,結果就是坐著公車晃悠了一圈,吃了吃、喝了喝、聯系了下感情,正經事沒干一件。
三是地方監督制度虛設。直白的說,基層的紀檢監督機制制度原本就虛弱無力,有的紀檢工作者甚至淪為了領導干部大行腐敗和“四風”的“同伙”。再者,基層普通群眾缺少法規常識,更無強烈的監督意識和維權意識,由于害怕遭受打擊報復,往往對于扶貧造假等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其三,各級各地實際上對扶貧工作非常重視,并納入本級考核的重要內容,相應的機制制度設計也十分嚴密,看似毫無破綻。但落實在具體工作上,就充滿變數。制度再完善,生命力在行執行,威懾力在逗硬,但基于“天高皇帝遠”、上級監管鞭長莫及、下面群眾無知畏懼,以致肆無忌憚、恣意妄為。
脫貧攻堅關系貧困群眾的根本利益,關系著全面小康能否如期實現,關系著黨和干部在群眾心中的信譽和權威,不可小覷。扶貧數字造假,就是在背棄黨和政府的承諾,漠視群眾的根本利益,破壞黨的執政根基,看似事小,實則其害甚大,必須十分警惕、堅決防止、從嚴追責。脫貧攻堅是不但是一項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全局的大事,也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記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中的政治任務,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從嚴從實、抓深抓細、久久為功。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