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央紀委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紀委六次全會部署,通過開展多輪次、滾動式重點督辦,督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日前,中央紀委對第一批重點督辦的9起典型案例進行了公開曝光。(人民網 08月02日)
個別無視中央要求的領導干部,對紀律完全“不放在眼里”,認為天高皇帝遠,根本就不會查到自己頭上,于是在扶貧資金的使用過程中玩起了“貓膩”行為,隨意貪占扶貧資金、截留挪用、虛報冒領、吃拿卡要等問題時常發生。這些問題的發生不僅曝露個別干部紀律觀念淡薄,私利傾心,不管什么項目都想去揩一點油,而且直接損害群眾利益,嚴重干擾了扶貧項目的實施。深思各種腐敗行為的緣由,這給了我們“三要準則”的啟示:
一要突出規矩意識。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管好用好扶貧資金定的規矩。《黨章》明確規定“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的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為此,基層單位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化黨紀黨規和系列講話的學習,進一步明確脫貧攻堅工作不僅是一場政治任務,更是一場改善民生的攻堅戰,管好用好扶貧資金,為貧困群眾謀福利是我們應盡職責,用黨紀黨規管好貧困群眾的“救命錢”。
二要突出奉獻意識。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如期實現,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務,在實施脫貧攻堅工作中,基層干部是要付出艱辛的代價以至生命,焦玉祿在艱苦的工作環境,帶領蘭考兒女治沙改變生態環境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成為縣委書記的好榜樣。四川雅安的7名干部在扶貧途中,因遇泥石流獻出了珍貴的生命,這一切猶如正指數函數,他們以自己的辛苦指數去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為此,在扶貧工作要引導基層干部自覺對標先進,克服私心,以奉獻的精神,一步一個足印做實脫貧攻堅工作,讓扶貧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三要突出揮警示效應。基層紀檢監察部位要把紀律挺在前面,常態化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切實加強扶貧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一方面在加強對基層干部的法紀教育,進一步提升自我約束的能力,壓實扶貧資金監管的責任。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扶貧領域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查處力度,做到快查快處及時發布處理情況,除了像中紀委在網站上公布外,中央、省、市、縣新聞媒體也應刊載,各級紀委也要把查處的扶貧領域的違紀問題和腐敗案例,作為干部日常教育的教材,形成持續震懾,發揮警示效應。
作者地址:四川省鹽亭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