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如果說,思念是一種連呼吸都會痛的病,那么回家過年,就是連寒風(fēng)都甜的信仰。這種信仰已經(jīng)融進血脈、沉入基因,無論關(guān)山阻隔,還是風(fēng)雪交織,即便一票難求,都阻礙不了游子急迫的腳步。
回家過年,其實并不總是那么愉快。可能要面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尤其父母的逼婚,面臨三姑六婆七舅八姨的圍堵、面臨可能早就忘了長相的親戚朋友紅色炸彈的轟炸、面臨熊孩子的調(diào)皮搗蛋,甚至還得從本來就很骨感的荷包中摳出一大筆買禮物、送紅包。還是熟悉的問題,還是熟悉的配方,那酸爽勁兒,直讓人“藍瘦,香菇”!
回家過年,其實也有很多煩惱。回家第一天,“想吃啥媽給你做”“垃圾放著,讓你爸去”“空調(diào)溫度怎么樣,要不泡個熱水袋”;第三天,“把垃圾倒了”“把碗洗了”“快去看書”;第五天,“就知道玩游戲,什么時候?qū)W習(xí)?”“你回來干啥,還不如開學(xué)吶”“什么時候開學(xué)”,似乎所有人都有被嫌棄的經(jīng)歷,起的晚要被罵、睡的早也要被罵;不做家務(wù)被罵,家務(wù)做得不好也要被罵;出去玩要被罵、宅在家也要被罵;玩電腦要被罵,玩手機還要被罵,搞的一眾小伙伴懷疑人生“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明知道有這么多套路,遠在異地他鄉(xiāng)的游子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打包回鄉(xiāng):南充姑娘從北京騎17天自行車、“千里走單騎”回老家;西寧小伙買7張火車票、途經(jīng)8個地方、在11個火車站上下車、行程達2000多公里曲線回家;“十萬返鄉(xiāng)摩托大軍”更是由廣東一路奔馳載著年貨跨越大半個中國,回到到云貴川。
古人說,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而今天的人們卻把家,當(dāng)做放心的地方。不管那個地方是貧窮還是富裕,也不管要面臨多少考驗,只因為那里有眷戀的人,有割舍不掉的親情,所以始終是溫暖的。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銷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游子是在天空上飛翔的風(fēng)箏,而家就是地上始終牽動的那個線軸。不管風(fēng)箏飛得有多高,離開有多久,只要線軸還在,都不會迷失方向。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