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強:以人才振興為關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作者:王文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2-24 錄入:管理員 ]

今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是“十四五”的第一個中央一號文件,對當前及整個“十四五”期間的“三農”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文件明確要求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有關鄉村人才振興的要求,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部署了有力的人才支撐措施。

一、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傳統農業主要靠經驗,現代農業主要靠技術、管理、理念。在設施農業、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大理涌現的今天,在農業市場化、標準化、品牌化、集約化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發展階段,沒有與之相適應的高素質農民、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的支撐,鄉村振興就會是一句空話,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緊迫。

人才緊缺仍是鄉村振興的突出瓶頸。在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現實中,人才由鄉向城凈流出的趨勢仍將延續,可以預見,“十四五”期間,農村誰來種地、誰來養豬、誰來發展現代農業的問題仍將十分突出。從現實情況看,農村尤其緊缺的是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農村技術技能人才。

返鄉下鄉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引領力量。2020年,全國返鄉創業人員已達到900萬,帶動的就業人數達3000萬。2019年湖南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達到32.5萬余人,創辦農村創業創新主體達8.5萬個,帶動農村就業人口192萬人。返鄉下鄉人才利用積累的知識、技術、資金,參與到鄉村振興中,為鄉村注入了新動能,他們越來越成為鄉村振興的引領力量。

二、培育高素質農民優化人才存量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高素質農民,組織參加技能評價、學歷教育,設立專門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面向農民就業創業需求,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與技能培訓,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基地。開展耕讀教育。加快發展面向鄉村的網絡教育。加大涉農高校、涉農職業院校、涉農學科專業建設力度。

這里面的核心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一個是培育鄉村技能人才(鄉村工匠)。

對于高素質農民的培育應與就業創業需求相適應的,不能為了提高學歷而提高學歷,學歷提高了不一定回農村,所以要適應農民需求,推進農民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有效銜接,高素質農民培育與就業創業扶持有效銜接。

要通過耕讀教育著力解決好教育培訓中耕與讀脫節,使培養出的人才缺乏實踐能力,與鄉村沒有感情的問題。注重把對農民的教育培訓課堂放到鄉村去,放在田間地頭,在耕中教,在教中耕,要請有經驗、有知識的農民當老師,尤其要將將鄉村科技帶頭人、致富能人、土專家、非遺傳承人、能工巧匠納入師資行列,推行農學結合、彈性學制培養模式,提高培育實效。

積極發展面向鄉村的網絡教育,為農民邊學邊干,邊干邊學提供便利。要重視建設涉農教學資源開發應用平臺,建立“互聯網+農業”的在線課程資源庫,為農業生產經營者隨時隨地學習提供便利。

推進涉農教育改革。現在很多農林類的高校中,涉農的學科越來越少,因此要突出“農”字特色推進農林高校辦學改革,促使回歸本原。地市普通高校應根據需求增加涉農專業招生人數;加強涉農職業教育,引導職業教育學校有針對性地加強涉農專業和課程設置,鼓勵創建一批以涉農專業為主導的職業學校。

三、引導城市人才下鄉壯大人才增量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農村創業創新,參與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建設。吸引城市人才下鄉在現階段還是比較困難的。要做到城鄉人才的雙向流動,既需要有激勵引導措施,也需要探索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路徑。這應包括三個方面的隊伍:

一是服務鄉村的新鄉賢。這需要加強對新鄉賢的組織、引導與服務,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科技人才等回饋故里、服務鄉村。通過新鄉賢把城市的資源更多引入到農村去。

二是下鄉創業的人才。這需要引導城市居民、農村大學生、外出農民工、經商人員等圍繞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新產業新業態回鄉下鄉創業興業。國家在這方面曾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舉措,下一步還需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做更多的工作,在平臺、用地、金融各個方面給予支持。

三是服務鄉村的專業人才。這需要建立城鄉教師、衛生、農技人才的交流輪崗制度,鼓勵引導縣級及以上單位專業人才通過交流、掛職、兼職等形式下鄉服務。加強人才服務鄉村的激勵與約束,如根據服務鄉村的年限與業績,給予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等評價權重加分和津補貼支持;對于相關專業人才進入縣級以上涉農事業單位、晉升高級職稱設定服務鄉村基層的必備條件等。

四、建設三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激活人才變量

干部是組織者、服務者、政策執行者,干部隊伍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三農”政策的落地落實情況?,F在鄉村干部特別是優秀干部流失也比較多。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建設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選派優秀干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崗位,把鄉村振興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廣闊舞臺,對在艱苦地區、關鍵崗位工作表現突出的干部優先重用。堅持和完善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制度。加大在優秀農村青年中發展黨員力度,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激勵關懷,提高工資補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條件,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落實這一要求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選派機制。借鑒脫貧攻堅經驗,實施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制度。建立黨政干部下鄉任職、掛職、幫村的長效機制,如要求涉農業務部門干部晉職必須有一定期限的下鄉任職、掛職、幫村經歷,有計劃地從縣級以上機關選派有發展潛力、能力突出的年輕干部到鄉鎮任職掛職,充實鄉村干部隊伍。

二是完善激勵機制。對鄉村振興干部要加強三方面的保障,一是基本條件的保障。二是基本待遇的保障。三是成長發展空間的保障。尤其要注重對鄉村干部成長發展空間的保障。如建立對下鄉服務績效突出干部優先重用、晉職等的激勵機制。加大從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優秀村干部和大學生村官中招錄鄉鎮公務員的力度;鼓勵鄉鎮事業單位招錄有技術特長的優秀村干部、大學生村官;注重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選調生、大學生村官、鄉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中擇優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建立省直單位、市級部門、縣級領導班子定向選拔鄉鎮干部的機制,優先提拔重用工作實績突出的鄉鎮干部尤其是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干部。

五、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領導提升人才能量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黨對鄉村人才工作的領導,將鄉村人才振興納入黨委人才工作總體部署,健全適合鄉村特點的人才培養機制,強化人才服務鄉村激勵約束。這一要求有利于糾正很多地方黨委政府只重視城市人才、工業人才、高科技人才,不重視農業農村人才的傾向。將鄉村人才振興納入黨委人才工作總體部署,就是要求各級黨委在部署人才工作時,做到城鄉人才一起抓、統籌抓,促進城鄉人才的協同培養、合理流動。就是要強化各級黨委抓好落實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的職責,健全組織體系,分解工作任務、工作責任。將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納入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整體工作部署之中,列入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程,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加強對人才培訓經費、人才智力引進經費、人才評選獎勵經費和人才發展專項經費等人才經費的統籌使用,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工作與鄉村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等工作統籌管理,促進人才工作與鄉村振興相適應。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省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與改革發展研究所所長。本文系作者在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舉辦的“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座談會”上的發言摘選,中國鄉村發現網根據錄音整理而成)


相關閱讀:

湖南師大鄉研院舉行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座談會

陳文勝: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突出亮點

姚波:突出產業發展在農村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作用

陳明:抓住關鍵 創新引領鄉村振興

王文強:以人才振興為關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劉祚祥:城鄉融合:農村創新發展的新格局

陸福興: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幾點期盼

胡守勇:新階段鄉村建設行動的幾個特點

何紹輝: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注意處理好四大關系

蔣俊毅:實施“三高四新”戰略要發揮好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作用

瞿理銅:新發展階段如何創新耕地保護機制

張黎:讓尊重農民意愿落在實處

傅曉華:一號文件的華麗轉身與期望

羅文斌:充分發揮旅游業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彭秋歸:何謂“農業農村現代化”

王義正:“三高四新”和鄉村振興,兩大戰略要相加相融

劉勇:呼吁在農村與農村之間實現人才(人口)自由流動

李珺:“軟硬兼施”繪就幸福鄉村藍圖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福利 | 日本男女无遮羞羞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美女引诱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 | 日本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