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邢成舉:地方脫貧攻堅攤派不可取

[ 作者:邢成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9-17 錄入:王惠敏 ]

近日,筆者在西部兩個省份調查扶貧工作時發現,一些地方政府在扶貧工作中存在不切實際地攤派扶貧任務的情況。2018年是我國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距離2020年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的全部脫貧還有不足3年的時間,要避免一些地方的扶貧工作因急于求成而攤派。

在筆者的調查中,這樣的攤派式扶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體現:其一,小額貸款的金融扶貧任務被攤派。筆者駐村調查的新村,共有貧困戶150戶,上級給下達的小額貸款任務是600萬元。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里,經過駐村扶貧干部和村干部的多次講解與勸說,目前已經完成了121萬元的貸款,但剩下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其二,為了強化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不少地方都推出了“收益性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筆者所在的新村被下達了100萬元的專項資金。按照上級要求,資金使用周期是1年,資金年息為8厘,即1年后,要產生8萬元的收益。新村的村干部在商議后,將這100萬元中50萬元交由村種植合作社使用。種植合作社雖獲得了50萬元資金,但即使他們不用這筆錢,一年后也要給村集體上交4萬元的收益,這對合作社也是很大的壓力,錢不充分使用也成了問題。

類似上述攤派小額扶貧貸款任務和收益性扶貧資金的情況,不僅存在于筆者最近調查的Z自治區和Y省,而且在其他多個脫貧攻堅任務繁重的省份存在。究其根本,乃是因為一些層級的地方政府,尤其是省市級地方政府,沒能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精神,在面對脫貧攻堅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沒能扎實推進扶貧作風建設,由此才導致了攤派式的扶貧工作。

從本質上看,以攤派或下達指標的方式來分解與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仍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在扶貧領域的體現。改變并杜絕這種不切實際的扶貧工作做法要在扶貧領域大興實事求是與調查研究之風,切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實基礎。具體來講,可從兩個方面著手解決:一方面,依據市場原則進行金融扶貧工作,在貧困戶金融需要無法實現的情況下,扶貧工作部門可通過行政手段為貧困戶爭取貸款。另一方面,對于不切實際的層層加壓和攤派的任務,中央扶貧部門可以建立信息反饋平臺,一經查實,要對相關層級的扶貧部門進行追責。

作者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環球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 三a视频在线观看日本 | 在线精品亚洲精品 | 在线观看理论片国产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作爱视频 | 久久久久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