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開發工作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村組干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應牢記黨委、政府的重托,不負百姓期望,艱苦奮斗、甘于奉獻,銳意創新、扎實工作,在扶貧一線肩起扶貧開發工作大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無論什么樣的幫扶政策,都需要貧困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的積極參與,都需要民族地區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才能摘掉貧困的帽子。貧困村村組干部要具有大局觀念和發展意識,不斷提升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貢獻力量。筆者認為,貧困村村組干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以常超規的干勁、常超規的舉措,向貧困宣戰、向小康邁進
第一,致力在解碼扶貧開發任務要求上下功夫、求實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居于戰略目標的重要地位。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地區。各級黨委、政府對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進行了總體設計和制度安排,進一步明確了目標任務、總體思路、實現路徑、著力重點和推進方式,并配套出臺了基礎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專項扶貧方案,吹響了扶貧開發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的沖鋒號。貧困村村組干部應充分依托西部大開發、支持民族地區跨越發展、“8+8”對口援邊等政策機遇,在推動交通攻堅、新村建設、配套產業發展、民族地區基礎設施上下功夫。村組干部是最了解當地實際情況和百姓所想所愿的,找準全面同步小康的“短板”,從時代要求和全局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做好扶貧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準確把握推進扶貧開發的新部署、新要求,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用嚴的要求、實的作風抓好貫徹落實,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加速全面小康進程。
第二,致力在實現全面同步小康目標上下功夫、求實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我們在脫貧致富奔小康路上決不能落下一戶一人。因此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擺在我們面前最緊迫的政治任務。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也是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徑。推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樹立責任意識,深入貧困村、貧困家庭,摸清貧困底數、分析致貧原因、建立幫扶臺賬,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原則,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分類實施,制定貧困村發展規劃和貧困戶脫貧計劃,全面加快貧困地區發展進程,努力彌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
第三,致力在樹立黨員干部先進形象上下功夫、求實效。村組干部是黨聯系服務群眾的“橋頭堡”,老百姓對村組干部的口碑直接關系到黨群、干群關系的好與壞。村組干部要在實踐中接受鍛煉,經受考驗,增長才干,磨練意志,砥礪品質,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增進同群眾的感情,不斷提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和應對復雜局面能力;要積極為老百姓就業增收想辦法、出主意,大力解決農村低保、行路難、住房難、飲水難、看病難、讀書難、就業難等問題,切實落實黨和國家的惠民利民政策,維護好群眾利益,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委和政府的溫暖;要把扶貧開發作為踐行“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的實踐課堂,一心為民、干在實處,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扶貧促脫貧上,從貧困地區實際出發,把扶貧工作具體到項目上,落實到為困難群眾辦實事上。
作者單位:四川省攀枝花市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