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紀委21日對外通報,今年以來,廣東省紀委“暗訪、曝光、查處、追責”四管齊下,陸續(xù)暗訪曝光了一批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目前這些問題已得到整改,相關(guān)人員被追究責任。(新華網(wǎng),6月22日)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是從明朝末年流傳下來的一句民諺,當時人民群眾恨透了官場的腐敗,恨透了明朝政府大小官員對嚴嵩集團的倒行逆施行為不作為,集體失聲的一種憤慨。
我們應(yīng)該清醒的認識到,當官不作為,對危害社會風氣,蛀蝕著黨和政府的健康的集體,如果任其蔓延下去,我們的黨、國家將會病入膏肓,致使國家走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為官不為就是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失職行為,堪比貪污腐敗。它影響黨群關(guān)系、社會穩(wěn)定、國家的發(fā)展,我們不能小覷它的危害。
倡導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也離不開激濁揚清、優(yōu)勝劣汰的好環(huán)境,要形成一種讓“為官盡責”者升得了遷、讓“為官不為”者過不了關(guān)的好機制。
一方面,要為敢于擔當?shù)母刹繐窝瑸橛掠诟母锏母刹看驓狻?yīng)該樹立這樣的導向:有為才有位,而不是有資歷就有位,甚至是不出錯就有位;不能做事越多風險越大,讓不干事的人安安穩(wěn)穩(wěn),讓干事的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只有對該作為不作為的干部嚴肅懲處,對群眾不滿意的干部堅決撤換,使庸官難過“上崗關(guān)”、懶官難過“考核關(guān)”、太平官難過“群眾關(guān)”,讓今天的“為官不為”,成為明天的“為官不易”,才能激勵更多想作為、能作為、善作為的干部大顯身手,以作風建設(shè)的新成效開創(chuàng)改革發(fā)展的新局面。
單位:北川羌族自治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