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胡先生和妻兒在老家云南省鎮雄縣羅坎鎮過年,羅坎鎮計劃生育小組將胡先生帶走,強制實施了結扎手術。鎮雄縣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回應稱:胡先生第一次婚姻育有三個孩子,本來就已經違反了規定。“所以羅坎鎮對胡先生進行結扎手術是符合規定的。”(《北京青年報》2月14日)
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本來沒有錯。在國民經濟發展相對遲緩,人口過速增長的一段時間,進行人口調控,計劃生育政策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但遺憾的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違背了政策初衷。計生小分隊像游擊隊一樣走村串戶,神出鬼沒對超生對象強行罰款,繳不起罰款者拉豬牽牛,拆房抬糧,搞得雞飛狗跳;還有更為可惡的現象:一些地方作為計劃生育的部門,對超計劃懷孕對象卻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許這些人超生,然后上門罰款,以增加收入。
利用計劃生育罰款創收是有些地方吹糠見米的“有效措施”,在把不好聽,不合法的“罰款”變身為社會撫養費之后,一些地方就堂而皇之更加為所欲為了,每年幾十億的社會撫養費就順理成章進入了地方財政,然后給基層政府和計劃生育部門提成分賬,或者作為計劃生育人員的工資、獎金,或者各種名目的工作經費、福利經費給瓜分了,難怪那么龐大的社會撫養費報不出子丑寅卯引起嚴重質疑,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說法。
云南省鎮雄縣羅坎鎮計劃生育人員給出“兩萬元”或者“挨一刀”的選擇題,有書記坐陣,警察“配合”,計生人員操刀,其本意想無非還是“兩萬元”的進賬,仍然在頑固保護自身部門利益。只不過當事人“不明覺歷”,舍不得兩萬元而被“一刀斷根”。
不過,話分兩頭說,是“溫柔一刀”還是““強制結扎”,要等待調查結論。如果無節制的超生多生,生得起,養不起,因超生多生孩子陷入家庭經濟困難,又要政府幫困扶貧,那就大錯特錯了;但是,“強制結扎”既無人性又違法,為了創收高高舉起的手術刀應該放下來了。
作者單位:三臺縣蘆溪鎮人民政府黨政辦公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