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是小麥跟玉米的主產區,目前正值春播玉米的收購的時候,雖然量遠遠沒的夏播玉米大,但對價格走勢也能看出個一二三來。目前,春播玉米的行情確實不大樂觀,新玉米(潮)收購價格5、6毛一斤,全干(可直接入庫)玉米也就8、9毛,這樣的價格確實是不賺錢且接近賠錢了。
糧價持續走低,糧食不賺錢了,農民種地沒有積極性了,種一年糧下來,還不如到城里打工一個月,這是時下農村農民的真實寫照,但凡年青一點的農民都不在村里種地了,現今已經很難看到50歲以下的農民了。
一方面,種糧還不如租地,把地租出去再加上打工,遠比種糧劃算,而另一方面種地農民越來越少,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小農經濟要難道要遭到淘汰了?而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農業的時代即將來臨?
國家先后出臺了不少關于成立合作社、土地流轉、相關補貼等文件,在技術方面,大型機械化、農田節水灌溉與水肥一體化等先進種植方法也很成熟,但實現土地集約化使用關鍵還得看農民的主觀意愿,現在的情況看來,離集約化確實越來越近了。
雖然農業產業化是未來的一個方向,但希望國家在這一過程能夠多出臺一些照顧農民的政策。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頭條號/我愛種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