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童中賢: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縣域城鎮化

[ 作者:童中賢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23 錄入:王惠敏 ]

為貫徹十九大精神,落實省委補短板征集“金點子”活動,湖南日報、新湘評論、湖南人自己的銀行——長沙銀行聯合主辦“縣域經濟大家談”征文活動,本期刊發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童中賢來稿。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日前召開的省委城市工作會議指出,湖南開始進入城鎮化加速發展的中后期階段,城鎮化和城市工作呈現出速度換擋、發展轉型、矛盾凸顯等新趨勢新特征。

到2016年,我省城鎮化率已超過50%,但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加上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縣域地區特別是遠離中心城市的縣域地區,以新理念引領縣域城鎮化發展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將縣域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

新型城鎮化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承載體??h乃國之基,縣域城鎮化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國現代化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

縣域城鎮化是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內在要求。作為國家城鎮化進程中的重要層次和城鎮體系的重要節點,縣域城鎮化直接影響到我國城鎮化的總體進程。湖南與全國一樣,縣域地區受資源稟賦、區位條件、政策偏好、資金投入等約束,發展一直較為滯后,與城市地區差距逐步拉大。為縣域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引導縣域人口優化、合理聚集,提升縣城發展能力,構建公平和諧的城鎮化格局、改善縣域城鎮化發展質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內在要求。

縣域城鎮化是深化供給側改革的現實需要。推進新型城鎮化,縣域需求端最多,為供給側結構改革提供了廣闊天地。推進縣域新型城鎮化可以推動縣域經濟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調整,加快縣域經濟產業轉型升級。城鎮化是實現縣域農業現代化的加速器,可使農民向第二、三產業轉移,促進農村土地集中耕種,從而提高土地的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程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效率。城鎮化還可為縣域工業的發展提供集聚經濟效益,加快縣域第三產業發展。

縣域城鎮化是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理性選擇。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新型城鎮化既能提高生產活動效率,又能全面提升人民生活質量。隨著縣域城鎮特別是縣城的發展,縣域地區人民物質生活會更加殷實充裕、精神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這也有利于逐步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化解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矛盾,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消除社會風險隱患,促進全體人民共享現代文明成果。

2、充分挖掘縣域新型城鎮化的潛力

相較大中城市,大多數縣域城鎮化水平不高,提升空間更大,發展成本更低,發展效益較大。在加快推進中心城市發展的同時,應充分挖掘縣域城鎮化的發展潛力。

縣域城鎮化發展空間更大。目前,我省城鎮化率約為50.89%,其中設區市城鎮化2012年就已達到78.87%,而同期建制縣城鎮化率僅34.77%。到2015年,全省71個建制縣只有3個縣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還有17個縣城鎮化率低于30%,最低的縣城鎮化率僅23.94%,加上農村勞動力進大中城市的阻力、穩定留下來的難度不斷加大,推進縣域新型城鎮化、大幅提升縣域城鎮化率正當其時。

縣域城鎮的融入成本更低。全國一線城市房價上升趨勢未減,二線城市房價正在跟進,這對農民群眾來說可謂壓力山大。基本保持在2000-3000元/平方米的縣城房價,對于農民轉化為城鎮居民顯然阻力更小。如果組建住房合作社,讓住戶在城鎮統一規劃條件下自己建房,價格會更容易為老百姓接受。此外,相較大中城市而言,縣域內城鎮與鄉村發展差距相對較小,聯系更加緊密,鄉情更加濃厚,也具有更直接帶動農村發展的意義。

縣域城鎮經濟對接性更好。目前,盡管許多縣城人口已達到小城市人口規模水平,也還只是放大了的集鎮,城鎮戶籍捆綁的社會福利相對較少,縣域內農民轉市民能較好對接。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雖在縮小,但絕對數仍在擴大,2015年達到19773元。以我省某縣為例:2015年城鎮居民收入19636元,農民人均收入為7129元,絕對數只相差12507元。從這個角度看,縣域內城鄉差距顯然較小,農民就近融入城市的基礎較好。

縣域城鎮化要素紅利更豐。相較發達地區勞動力供給趨緊、工資水平不斷上升的情況,縣域具有相當大的勞動力價格優勢。同時很多縣域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和土地資源優勢,對于企業發展也具有極大吸引力,為縣域加快新型城鎮化提供了產業發展空間。在縣域內謀求城鄉相接,顯然也不可能產生當前困擾很多沿海企業的節日農民工返鄉潮、春節用工難等問題。對于農業相關產業來說,比較效益更加突出,在接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同時,也可有效提升縣域農業現代化水平。

3、著力破解縣域城鎮化的難點問題

推進縣域新型城鎮化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系統工程,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現代化推進質量。必須以發展新理念為引領,尊重城市發展規律,著力破解人口、城鎮、產業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難點問題,推動縣域城鎮化進入以提升質量為主的轉型發展新階段。

促進縣域農業人口轉移,讓進城農民“落得下”“穩得住”“過得好”。要熱忱接納新市民,加快形成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積極鼓勵有一定經濟實力和謀生技能的農民、生態功能保護區的移民、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的偏遠地區農民有序進城轉型發展,引導他們向城鎮聚集。城市是廣大農民工一磚一瓦壘起來的,要從根本上消除制約人口轉移的戶籍、土地、住房、社保、醫療、教育等體制機制障礙,提升農業轉移人口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著力提升縣城發展質量,推進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城市建設。要以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努力將縣域城鎮建設成為留住“碧水”和“藍天”、留住“美麗”和“記憶”的幸福家園。要堅持尊重自然、傳承歷史、彰顯特色、方便生活,科學確定城市空間的功能定位,統籌考慮居住、商務、工業、生態、文化等功能,讓居民工作、生活、就學等與居住地盡可能近、出行盡可能短,盡可能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

增強縣域經濟競爭力,走好集約節約、可持續的城市發展道路。推進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有產業支撐。由于我國城鎮體系和產業布局存在結構性失衡,一些縣域城鎮缺乏產業支撐,成為“窮城”“空城”“臟城”。因此,要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維抓好縣域經濟,大力培育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實現城鎮特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選擇和培育特色支柱產業,培育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形成具有縣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要通過二、三產業的發展,拓展城鎮消費和就業空間,不斷促進縣域經濟持續繁榮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聲在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99久久99久久综合 | 五月天在线精品国产 |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