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熱點話題 > 農業供給側

葉興慶:三產融合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切入點

[ 作者:葉興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16 錄入:王惠敏 ]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中國農村發展論壇暨新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論壇上,來自全國三農領域的知名專家圍繞論壇主題建言獻策,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專家的發言。

非常高興參加南方報業、華中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農村發展論壇。今天我想講的主題是三產融合。三產融合是去年開始在媒體上見得比較多的話題。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三產融合怎么理解,談談個人的體會。

大家要知道這次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在什么起點上來推進的,就是說為什么會有這個事情。這次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實是以過往十多年我國農業農村黃金期為起點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是巨大成就,也造成新的問題。2004年以來我國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4%,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8%,糧食產量年均增長3.1%、實現“十二連增”,以我們的體量之大,能夠實現這三個增長速度難能可貴。但是,隨之而來有四個問題浮出了水面。

第一個問題是,中國農業國際競爭能力下降。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到了這個節點,我們農產品競爭力弱的問題得到暴露。在這之前,我們工業化、城鎮化的程度沒有到這個水平,特別是我們的人工成本沒有漲到這個幅度,所以我們資源稟賦不利的問題沒有得到暴露。這幾年大宗農產品價格之所以普遍倒掛,有一些短期的因素,如匯率變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等,但根本性的因素是我國農產品成本快速上漲,特別是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越來越高。我國農業的人工成本還處在快速上升通道,所以這一個問題會進一步加劇,這是我們這次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下降。我國工業存在產能過剩,農業不好說產能過剩,但是農業里面產能透支的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我們現在達到的產能中,相當一部分是靠犧牲生態環境、透支未來達到的。這樣一部分不健康的產能,在我們這次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把它退出來。但是我們要積極培育健康的產能,健康產能增長了,能夠接替邊際產能的退出,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才能夠得到提高。

第三個問題是,供需匹配能力下降。2004年的糧改,總的取向是市場形成糧食價格,但留了一個小口子,即特殊情況下,國務院可以對重點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后來又冒出一個臨時收儲價。隨著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價的不斷上漲,最后就是供過于求,特別是大宗農產品的供需關系受到嚴重的扭曲,這就是我們的大量產品庫存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應該說,供需失調背后就是資源錯配,資源錯配的背后就是政策扭曲。這次的改革,就是要把扭曲的機制糾正過來。

第四個問題是,增收支支撐能力下降?,F在來看,農民收入的四個組成部分要維持過去這種增速都有它的難處,很難像過去十多年一樣快速增長。希望通過這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農民收入的支撐力量上,能找一點新動能、新動力或者是新的支撐因素。這也是這一輪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考慮的問題。

為解決這些問題,應該說是從去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來,將近一年的時間,對農業供給側改革,中央提了很多的要求。特別是今年3月份總書記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的時候明確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今后一個時期就是要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方向,提高農業的效率和競爭力。這是將來農業工作的一個主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說是一個系統工程,有很多的切入點,但是三產融合應該是這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切入點之一。

去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第一次提出三產融合。落實一號文件這一要求的任務交給了國家發改委。去年他們忙了一年,忙著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文件出臺。大家會感到奇怪,為什么去年中央一號文件會冒出一個三產融合來?為什么這次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把三產融合作為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因為按照一般的經濟學理論,分工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因為只有分工才有效率,我們從亞當?斯密的經濟理論里面知道,生產扣針,一個人完成一件產品的18個工序和18個人分工完成一件產品,效率天壤之別。我們知道這是分工帶來的。當然,分工有好處,也有副作用,包括過度分工造成各個部門只關注自己的領域,而忽視整體效率提高。分工越細,交易越多,交易成本越高。

所以我們這次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把三產融合作為一個切入點,其實就是要解決分工和融合發展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具體到農業的領域,我們現在講的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但是我們又要注意一下,在全世界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間,對這個問題其實是有不同看法的。不同資源稟賦的國家,不同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國家,以農業為基礎的三產融合其實是給出了不一樣的方向。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就沒有三產融合的概念,但是歐洲情況比較特殊,歐洲有一些合作社辦了加工企業,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產和二產是融合的。國外也有一些休閑農業和觀光農業的案例,但是把三產融合上升到農業戰略的高度,只有東亞國家和地區??纯慈毡?、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就會明白,小規模農業的國家,農業勞動力就業占比較大,更在乎這個問題,比新大陸國家以及歐洲國家更加在乎三產融合的問題。

我們要進一步追問了,東亞國家也好,或者我們現在也好,我們現在追求三產融合,它背后到底有一個什么內在的邏輯?不能簡單地說,因為日本人搞了“六次產業”,所以我們就搞三產融合??峙聸]有那么簡單,這背后有一些深層次的東西需要挖掘。從東亞地區這種資源稟賦出發來看,還是有它的內在聯系。作為一種經濟形象,作為一種趨勢,它背后存在著必然性。

第一個內在邏輯,增加農民就業密度。我們現在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為9%,第一產業占就業的28.3%,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示,在城鄉二元體制還沒有完全消除,特別是中國土地集體所有制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很難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提高而相應下降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就算我們即使變為高收入國家,即使我們工業化、城鎮化已經成熟了,但是我們第一產業就業比重會明顯的高于其他國家的比重,跟我們產權制度有很大的關系。我們農民里面會沉淀相當比重的40、50人員,農民工到了一定年齡之后退出勞動力市場,回到農村,這種勞動力不能有效使用,對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的發展非常不利。本身我們人口紅利消失的拐點到了,如果我們農業勞動力的有效利用不充分,這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非常不利的。要讓他們充分利用起來,要推行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但是有相當一部分要留在農業里面,怎么辦?我們一定要為這一部分人找一些事情干,讓他們的時間得到充分的利用。我們現在在這個發展節點上提出來要大力推進三產融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

第二個內在邏輯,提高產業鏈競爭力。2012年以來大宗農產品國內外價格倒掛,我們基礎競爭力不夠。2001年我們加入WTO的時候,為國內農業設置的邊際保護防火墻非常低,我們的農產品平均關稅是15%,世界是60%,我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們的大米、小麥、玉米、棉花食糖五個產品實行關稅配合管理,配額外可以實行高關稅,像主糧65%。現在來看,65%的配額外關稅還能夠把國外的產品擋在邊境之外。但是從長遠看,未來終究有一天65%的關稅不足以抵擋中國和新大陸國家之間的資源稟賦差異。怎么辦?我們要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就要想辦法提高產業鏈的競爭力。溫氏股份的模式,公司+家庭農場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其實也是在我們生豬產業提高產業鏈的競爭力非常好的模式。這次推進三產融合,一項工作就是推進產業鏈整合。

第三個內在邏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我們成本又高,價格又貴,質量還讓人不放心,這個問題要不解決,農業前途何在?就這個問題而言,我們這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最后一個窗口期了,如果再解決不好這個問題,中國農業就完蛋了。我們要保障從田間到餐桌的質量控制?,F在大量加工企業,特別是對質量安全敏感的出口型加工企業,傾向于直接經營種養殖業,實行一產和二產的一體化,從源頭保障他產品的安全。三產融合,結為利益共同體,比三產分割,更有利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剛才有人提出,在三產融合中,要讓農民有發展空間,工商資本不要流轉那么多土地,這個有道理。農業現代化不可能把農民放在一邊。有人說,當今中國的畜牧業已經不是農民的畜牧業,而是資本的畜牧業,因為畜牧業發展中,小農退出的趨勢非常明顯,現在一般農民不再養豬了,養雞也少了。為什么?都專業化了,變成資本的畜牧業,沒有農民的畜牧業,這是比較遺憾的事情。希望溫氏股份的模式,就是公司+家庭農場的模式,家庭農場又變成農民的畜牧業。這里面有一個質量保障的問題。在三產融合里面,把農產品質量問題通過縱向一體化來解決。

當然還有其他的角度,來揭示三產融合的內在邏輯。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解決農業供給側存在的問題,三產融合是很重要的抓手。抓好這一篇文章,對農業存在的問題能夠找到一些出路。
邏輯是理論上的邏輯,要變為現實的邏輯,要把邏輯真正成立起來,從認識到措施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以前有農業產業化,90年代中期到現在農業產業化搞了20年,這次的三產融合和農業產業化有什么不一樣?我們認為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這次更加強調融合。以前三產是三個雞蛋分開煮熟,這次就是要把三個雞蛋打碎了攪在一起,要煎雞蛋,就是融合的意思。我們這次提三產融合,出發點是為了解決農民的問題,解決農產品的安全問題。我們這次融合的主體,大家更加關注的是企業,但是我們還是要強調更多關注農民和合作社。休閑農業、觀光農業,融合的平臺應該更多的是農戶,是合作社。建議新興縣在推進三產融合的時候,既要發揮溫氏集團這樣的大企業的優勢,把公司+家庭農場的融合模式進一步發揚光大,也要對以農戶或者合作社為平臺的三產融合方式給予高度關注。給農民更多機會,才能解決我們這次要解決的問題。我們要為各種具體的融合創造條件,包括資源變股份、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等,給三產融合提供支撐和保證,讓融合真正融合起來,而且真正發揮三產融合在這次這一輪供給側改革中挑大梁的作用。所以我們對三產融合給予了很高的希望,希望可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希望新興縣把三產融合這篇文章做好,為全國其他地方發展三產融合提供借鑒經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記者 盧曉科整理)

葉興慶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農村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综合AV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亚洲精品在线第一 |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