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積極統籌,科學謀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是龍頭。鄉村振興首先要解決的是農民的“錢袋子”,也就是要讓農民富裕起來。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因為只有產業振興才能夠帶來農民收入的提高,增強農民消費能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要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綱領,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因地制宜,引導各項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產業發展規劃突出特色,產業規劃要考慮群眾習慣和當地實際,統籌第一、二、三產業配套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
綜合協調,深化改革。堅持“新村打底、產業支撐、水路先行、生態至上”思路,著力于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整合新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實施“五改一清兩建”。堅持分類指導、有序推進,加快研究制定針對不同類型農村土地的管理辦法。在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最大限度地激活農村土地資源。加快構建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的新型社會化服務機制,為農民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務。
拓展創新,推進建設。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模式,以“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尚、建立新機制”為主題,確保農村基礎性建設,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創新經營模式為抓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按照“公司(專合社)+基地+農戶”模式,加大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社會化產業。通過美麗鄉村、傳統村落、環境提升示范村等項目建設,上下齊心提升村居環境,萬眾一心加快現代建設,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發展。
(作者地址:榮縣金花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