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都顯著增強,許多指標都已經是世界第一:如高鐵總里程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總里程世界第一;地鐵總里程世界第一;外匯儲備世界第一等等。中國許多城市的豪華程度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然而中國農村卻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農民的生活水平雖然有了巨大提高,但仍與發達國家有一定距離。
我個人一直認為:衡量一個國家是不是發達文明,不是看富人過得多么奢侈和逍遙,而是看窮人過得是否有保障和有尊嚴。為了讓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發達和文明的國家,就必須振興鄉村,必須讓農民富裕起來。所以,國家提出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之所以成為國家戰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最大潛力在農村。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有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我們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就是靠這三駕馬車。
首先從投資來看,未來投資的潛力已經不是很大,因為高鐵、公路、地鐵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到位,雖然還會投資,但繼續大規模投資的空間不大。
其次從出口看,我國已經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已經接近天花板,雖然還有可能繼續增加,但增加的空間不大。
最后我們只有依靠消費來拉動經濟持續發展。但在消費中,雖然城市人的消費占主導地位,所占份額較大,但從潛力看,農民的消費潛力最大:
一是農民數量龐大,截止2017年底,農民為5.8億,這還不包括2.8億農民工,加上農民工,農民為8.6億;
二是與城市人比,農民的消費水平還不高,如城市人每家幾臺空調,而農民家中多數沒有空調,如果農民每家購買2臺空調,那就是幾億臺空調的需求量;我曾讓學生對農村婦女和城市婦女每個月花在買衣服上的錢做過調查,結果發現城市婦女是農村婦女的7.8倍,如果農村婦女的購買力能提高到城市婦女的水平,服裝的需求量將是多么巨大。
由于農民的消費潛力巨大,所以,未來中國經濟最大的拉動力將是農民消費,但要讓農民有消費力,就要增加農民的收入,就要振興鄉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大農圈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