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給鄉村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要素、新的動力,促進了原有產業的市場拓展,加快了改造升級,甚至是催生了農村新的產業。本文試從以下方面作簡要分析。
一、農村電商促進鄉村既有產業的上網。網絡是一個寬廣的市場,打破了時空限制,讓一些農產品銷售的空間得到極大拓展。從各地的一些案例來看,網上銷售對于原有產業擴大市場有明顯的幫助。像去年以來成為電商網紅產品的“廖奶奶的咸鴨蛋”,就是因為郵樂網、淘寶網的成功策劃,由一個農戶的特色產品變為一個當地的特色產業,有力地帶動了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再像浙江麗水的龍泉寶劍,這種傳統手工藝產品一年并不能賣出多少,但自從上網后也能賣出可觀的銷量,因為網上聚集了全國的用戶。一些地方原有的產業因為電商的拉動而規模不斷擴大,江蘇沭陽縣的花木產業在電商發展以前不到10萬畝,但是隨著淘寶村、淘寶鎮的產生,大量的花木通過電商銷售,拉動花木種植面積擴大到50萬畝。
二、農村電商催生了一些農村原來沒有的產業。像江蘇睢寧的東風村、浙江麗水的北山村等都比較典型,往往是在一兩個帶頭人的帶領下,利用網上的優勢,在鄉村催生出新的產業。比如東風村原來是收破爛兒的,現在搞起了家具,每年銷售超過50億元;北山村原來是賣燒餅的,現在卻成為中國戶外用品淘寶第一村。一些農業縣域也因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形成縣域新經濟,像陜西的武功縣,是典型的農業縣區,但卻在以農產品為主的電商方面異軍突起,三年實現從0到10億,進入全國農產品電商前10名,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還是基于農村基礎設施特別是互聯網設施的改進、電商平臺的出現、快遞物流的發展等因素,利用了農村的低成本創業優勢,催生了星火燎原的農村電商奇跡。
三、農村電商對原有產業的倒推轉型。初期的農村電商是有什么賣什么,但隨著電商對消費者大數據的掌握,越來越發現,好多農產品在生產的時候就決定了不好賣,因為不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所以,電商要倒推產業進行轉型。這也是一般工業品電商已經走過的歷程,今天農產品電商也逐漸開始。于是,目前出現很多電商在農村流轉土地,推動農民進行標準化、規?;亩ㄖ苹a。像主要銷售西部特色農產品的西域美農公司就流轉了農民的土地,按照掌握的消費大數據,指導農民種什么、怎么種、如何管理等。而一些大的電商平臺也與政府合作,把“手”伸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直接從生產源頭開始進行全程控制,典型像阿里巴巴的農村淘寶興農計劃。
四、電商服務業等配套產業催生了新的產業集群。首先是電商的直接配套產業興起,搞電商就必須有包裝,包裝又連接著印刷,印刷又必須有紙箱加工、打包帶生產等。配送則需要快遞物流,接著需要配套倉儲和必要的加工儲藏。每一個環節都有大量的新興產業機會。再比如常說的電商服務業——美工攝影、數據分析、市場推廣、人才培訓等,還有大量的新機遇。再像外圍關聯產業的發展,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的聚集,必然催生生活服務業如商店、住宿、餐飲、娛樂等方面的發展。像前面提到的江蘇沭陽花木電商,從賣鮮花開始,帶動了營養土、花肥及鏟子、剪子等花木管理工具的銷售與生產,有的僅生產捆扎繩也發了大財。而賣鮮花之后又開始賣干花,進一步發展到各種手工創意花,一直到后來用電腦設計、機器加工花。花木產業本來就是一個美麗的產業,有自然風景,又帶動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其中又興起了民宿和農家樂??梢哉f,電商興,百業旺。
五、農村電商帶動農民家門口低成本就業創業。電商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因為電商的發展,催生了許多新的農村創業就業門路。如電商包裝流水線上,僅最后一關的貼單打包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大多數是需要在家帶孩子、無法外出打工的農村留守婦女,月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生存質量明顯提升。一些外出務工的女孩子回鄉做起了美工、客服,既體面,收入還不錯,生活穩定了下來。隨著電商的加快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互聯網經濟生態圈,形成了豐富的電商要素,好多年輕人可以借著便捷的人才培訓、低廉的倉儲物流成本等,做起了相關領域的創業。如正在風頭的抖音上,就有回鄉的青年幫助銷售家鄉農產品,而且總量不小,收入不少。一些有數據分析、網絡文案寫作特長的,也都在這個行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大家共同看到的供應鏈體系,也孵化了一批創業型企業,諸如此類。
可以說,電商讓鄉村更美好不是一種理想,而是正在變為現實,只是還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已。
(二〇一八年七月中初草,二〇一八年九月十三日夜完稿)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