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林日新:發展農村養殖業,生態環保要先行

[ 作者:林日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13 錄入:實習編輯 ]

位于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獨山村的西沖水庫,供應三村4000余村民的飲水。從去年雨季至今,村民發現水庫水質斷斷續續出現問題,相關部門通過取樣檢測,確定水源遭到牲畜糞便污染。如今,村里人懷疑是與水庫一山之隔的養豬場排污造成水污染,暗訪后,他們發現該養豬場確實將牲畜糞水亂排坑洞內。(7月12日《貴陽晚報》)

近年來,時常有破壞環保的養殖業曝光:佛山95%養豬場不環保,政府竟需用1200萬治理養殖污染;湖北省浠水縣的養雞場的雞糞露天傾倒,臭氣熏天,死雞丟進河里,讓河水發綠,周邊村民怨聲載道;筆者家鄉的養豬場豬糞堆坡,污水四處流,令周邊村民忍無可忍,投訴不斷……

本來,養殖業是我國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重要的支柱產業,大力發展鄉村養殖業,這不僅讓農民發家致富,還可振興鄉村經濟,活躍豐富市場,豐富國民生活,可謂一舉多得。然而,如今農村基層干部卻只把養殖業看作是政績的體現,因而出現只重養殖而不管污染的現象。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畜禽糞便污染環境的問題也日益突出。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獨山村的飲用水源——西沖水庫出現問題,引起貴陽市環境監察支隊、修文縣縣政府、縣生態文明建設局、縣農業局等多部門重視。在李村長提供的一份2016年4月25日環境監察部門做出的情況報告中這樣寫到,2015年8月、10月,西沖水庫進行了兩次監測分析,結果為氨氮超標;2016年4月對西沖水庫監測,結果顯示為:氨氮、糞大腸菌群超標。

為何一個個讓農民致富的養殖業最后卻演變成一個令人頭痛的環保“爛尾工程”,給農村的環境衛生帶來污染,給農民的生活帶來危害。這是各地基層政府必須面對、深思且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只重養殖不管污染的現象是一種飲鳩上渴的行為,對農村環境衛生的破壞是巨大,對農民生活帶來的困擾是無限的。當然,“不破壞環境就是對生態環境最好、最聰明、成本最低的保護。”發展養殖業,環保要先行,這是對生態保護的最終目標,也是最有效的保護手段。要做到不破壞,就要有所取舍,什么是對環境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心里要有筆賬,決策的時候就要算算這筆賬。因為,破壞環境傷害的不僅是環境,更是人類的自身。如何尋找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畜牧業生產途徑,實現生態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的農村社會,已成為當務之急,期盼政府部門盡快拿出適合農村現狀的科學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作者單位: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泉塘中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伊人小蛇婷婷色香综合缴缴情 |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乱码不卡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观频蜜 | 久久精品少妇视频 | 尤物丁香婷婷亚洲开心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