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林日新:別對老漂族的鄉愁過分煽情

[ 作者:林日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31 錄入:實習編輯 ]

10月20日,新快報《親情在左鄉愁在右老漂族:為兒孫漂泊在廣州》的報道出街后,“老漂族”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引起討論。近日,記者走訪了不少“老漂族”家庭發現,這種生活方式存在諸多問題,但現實是“老漂族”這一群體依然在不斷壯大。而這一矛盾的背后,更多的是兒女們深深的無奈。(10月27日《新快報》)

一生顛波,飄泊在外的宋代文學家蘇軾曾感慨道:“吾心安處即故鄉”,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也曾說過:“此身安處是吾鄉”,然而,對于當今那些為兒孫漂泊在異鄉的“老漂族”來說,何嘗不是“兒安身處是吾鄉”呢?

從筆者來說,兒子在省城安家,為了讓兒媳安心上班,老妻只得前往省城看孫子。筆者在老家鄉校任教,因未到退休年齡,只得與留守老家。其實也是“身在故土,心系他鄉”,為此,就要求兒子定期上傳孫子視頻到家族微博群里,好讓自己孤獨、寂寞的心能夠得到一絲天倫之樂的慰藉——筆者把自己想法與周圍的同年人一說,竟得到了他們一致的點贊,隨后便紛紛效仿之。

暑假時在省城團聚時,筆者也曾特地調查不少“老漂族”。料想不到的是他們絕大多數竟沒有媒體所述的那令人窒息的鄉愁。雖然,與他們談起鄉愁,大都會面露難色,憂心忡忡,但當與他們談起當今這個人口流動的時代,全國流動的人口達2.3億以上,占總人口的1/6,大家便釋然了。因為,在這開放的大時代里,與其讓年輕人困居老家受窮,不如支持他們為實現夢想遠走他鄉打拚,等到他們有了一定經濟基礎后,有能力把一家老少團聚在一起,這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一種快樂,一種幸?!杏H情的地方才是家,能與后輩聚在一起安度晚年何嘗不是每個老人的夢想呢?

在鄉下老家有許多留守老人,筆者也曾與他們閑談:“你兒子在城里發財了,為何不到城里享福呢?”他們大多長嘆一聲:“打工發財再多也有限,怕就怕哪一天政策改了,形勢變了,工廠倒了,他們還能怎樣?我留在家里種種田,也好給年輕人留下一條后路?!庇纱丝磥?,留守老人不是不想隨兒女到城里享福,而是擔心兒女承擔不起,內心深處還是很羨慕那些“老漂族”的呢。

總之,對“老漂族”這種社會現象,我們應當多了解當事人的心思和感受,別想當然地對他們的鄉愁過分煽情,否則只會徒添社會的焦慮,倍增社會的浮躁,大減國人的幸福感。殊不知“兒安身處是吾鄉”已經快成為社會的一種共識了。

作者單位: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泉塘中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这里有精品综合久久 | 久久成人免费视频这里都有 | 精品国产精品国在线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白丝袜 |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欧美亚洲中文字 | 一本大道香蕉网站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