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有些上呼吸機的病人沒?插上管子,呼吸順暢,管子一拔,馬上不行了。自身失去機能了,純靠外力了。”扶貧脫貧如果做成了這樣的兩張皮,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沒有激發出來,靠政府發錢維持著,拉著手能站著,撒開手就癱下,這個“脫貧成果”就相當脆弱了。( 01月09日 人民日報)
在脫貧攻堅中,出現個別貧困戶單純依靠上級的幫扶物資和資金脫貧的“懶漢”思想,確是讓很多幫扶干部感到壓力山大。出現這樣的現象,只能說明我們個別地方在扶貧工作中開錯了藥方?
脫貧攻堅要有新思維。在脫貧攻堅中有結對幫扶的點,但不能脫離整村扶貧的面。作為幫扶干部,要在駐村工作組的運籌中,依據上級的扶貧政策,加大對上的項目爭取,在提升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的同時,結合當地產業優勢、鄉村旅游等項目,緊盯城里的月嫂、保姆吃香的實際,開展全方位技能培訓,讓農產品走進城市、讓農村群眾在城里找到熱門的飯碗,現城鄉市場的對接,從而讓有志的貧困群眾在增強自身內力中先富一步,讓有“懶漢”思想的貧困戶從思想上受到觸動,在對比中強化脫貧不失志的思想。
脫貧攻堅要靠示范激勵。在脫貧攻堅中要抓住當地貧困戶中的脫貧先進人物,運用廣播電視、網絡、展板等方式進行宣傳,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脫貧先進事跡報告會,運用群眾身邊的脫貧典型教育身邊存在著“懶漢”思想的群眾,對在發展傳統種養殖業、鄉村旅游中,不僅安置了一定數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而且在帶動農村群眾致富上成績顯著的,給予大張旗鼓的獎勵和扶持,讓“等、靠、要”思想嚴重的困難群眾,感受到扶貧政策在普遍惠民中,更加注重對致富帶頭人的的扶持,使其在決勝脫貧攻堅中座不住、等不起。
脫貧攻堅要有緊迫感。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各級黨委政府和幫扶干部在落實主體責任的同時,要創新探索扶貧方式,把深入的政策宣傳、細致的思想工作、典型示范激勵有機結合起來,讓貧困群眾堅定脫貧的信心,依據黨的扶貧政策,借助各級的幫扶力量,憑借脫貧攻堅的東風,著力增強內生動力,早日走上致富路。
作者單位:鹽亭縣審計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