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鄉村旅游在各地蓬勃發展,如何加快推進農旅融合,吸引更多資本投資鄉村旅游,創新發展鄉村旅游新業態是業界關注的問題。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要堅持以政策為引領、以創新為導向、以資本為動力。
在日前召開的首屆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大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表示,要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產業,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使其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成為城鎮居民休憩的新去處,成為傳承農耕文明的新載體。當前,鄉村旅游在各地蓬勃發展,如何加快推進農旅融合,吸引更多資本投資鄉村旅游,創新發展鄉村旅游新業態是業界關注的問題。筆者認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要做到“三個堅持”。
一是要堅持以政策為引領。旅游正成為農業產業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融合領域。農業是第一產業,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推進領域,加速農業產業升級,對于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意義重大。近兩年,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規劃和政策密集出臺。2016年,《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提出,要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發展生態休閑農業,打造魅力村莊和歷史文化名村(鎮)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及《“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都將鄉村旅游作為促進投資和擴大旅游新供給的重要內容。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將農業與旅游融合提到了重要位置,并明確了旅游與農業融合的路徑,提出要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利用旅游+模式推進產業融合,要培育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特色村鎮等意見。2017年2月,國家發改委在以往12個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包的基礎上,首次增補了旅游休閑重大工程包,將休閑旅游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旅游休閑重大工程包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積極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在政策的積極推動之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將步入產業發展的快車道。
二是要堅持以創新為導向。加快農業創新,積極推動鄉村休閑旅游新業態的發展,進而推動農業業態升級、鄉村升級和產業升級等供給升級,帶動鄉村旅游消費升級,使創新成為農業轉型發展、農村美化發展、農民致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2016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億人次,收入超過5700億元,帶動672萬戶農民受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不斷顯現。以住宿為核心的鄉村精品民宿的創新發展,將推動傳統農家樂、漁家樂等已有鄉村旅游住宿設施升級,由初期滿足鄉村生活體驗的簡單住宿設施,轉變為集鄉居環境、鄉愁回味和品質住宿于一體的精品民宿,實現鄉村住宿設施的提檔升級。如以莫干山為代表的鄉村精品民宿的發展已成為民宿業態創新的典型案例。休閑農莊、鄉村旅游綜合體等的創新發展,形成了集鄉村休閑度假、農業觀光、農事體驗、藝術欣賞、娛樂購物、餐飲住宿、文博體驗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業態,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如北京馬萊特紅酒莊園、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等,以葡萄酒文化為核心,打造具有綜合休閑度假功能的現代農莊。以鄉村文化為靈魂的特色旅游鄉村建設,大多依托文化村鎮、古村落等,借助文化創意,營造出讓游客可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氛圍,同時又將現代時尚元素融入鄉村發展,推動傳統鄉村的全新蛻變。如金華市浦江縣的馬嶺腳村,借力資本,正由一個封閉、貧窮的小山村向擁有鄉土文化和時尚精神的新型鄉村轉變。休閑農業、景觀農業等新型農業的發展,將種植農業轉變為可游覽、可欣賞、可參與、可娛樂的新型農業,不僅提高了農業產業附加值,還帶動了住宿、餐飲、購物、加工、娛樂等關聯產業的發展,成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圍繞農業的新業態、新鄉村和新產業的發展,改善了農業供給形態,形成了新的消費市場,在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也推動了鄉村旅游消費的提檔升級。
三是要堅持以資本為動力。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正步入資本推動產業發展的新時期。2016年,全國鄉村旅游類產品實際完成投資3856億元,同比增長47.6%,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正成為資本關注的新熱點。社會資本以技術和相對成熟的商業模式介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必將加快推動農村休閑旅游新業態、新產品的出現。京東、阿里布局農村電商,阿里著手打造天貓小鎮,中糧280億元投資農業生態谷,將打造集智慧農村、美麗小鎮、健康生態科技園于一體的農業綜合業態,實現農業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旅游產業基金將成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又一資本源。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旅游產業投資基金數量已達106支,是旅游新業態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2016年5月,由杭州市商旅集團、桐廬縣政府、桐鄉市政府等多家機構聯合發起的首支中國鄉村旅游產業引導基金及孵化器正式成立,聚焦于鄉村旅游市場,其成立有望引發各地同類基金設立和鄉村旅游投資的熱潮。《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日前下發,各級地方政府有望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創新投資方式、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等多種手段,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在政策、創新和資本的聯合推動之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有望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并成為推動農業、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釋放產業發展的新活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旅游報 2017年4月24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