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土資源部網站消息,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將審慎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補償保障機制。
國土資源部日前印發《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綱要》指出,截至2015年底,全國實有耕地面積20.26億畝,其中含有難以穩定利用的耕地和根據國家政策需要逐步調整退耕的耕地,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18.65億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在15.6億畝以上,守住了18億畝耕地紅線。
《綱要》指出,我國糧食結構性產需缺口仍在加大,增產受到價格成本擠壓和資源環境雙重約束,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難度提高。耕地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必須始終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
《綱要》提出,將審慎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總結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經驗,推動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在全國復制推廣。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縮小征收范圍,規范征收程序,公開征收信息,健全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補償保障機制。
同時,規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產權管理,明確入市主體、范圍和途徑。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建立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入市機制。
同時,要完善和規范宅基地權益保障和取得方式,健全宅基地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和退出補償機制,配合開展宅基地融資抵押試點。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新聞網4月14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