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鄭風田:如何落實十九大報告中的鄉村振興戰略

[ 作者:鄭風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09 錄入:王惠敏 ]

【編者按】十九大報告中,“鄉村振興戰略”的提法讓人耳目一新。農村問題歷來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過去的這五年,精準扶貧強力推進,成為最受黨中央關注的問題之一。十八大之后的歷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習近平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他曾經強調,“十三五”時期,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在這一背景下,首次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令人振奮。十八大報告中,就著力強調了城鄉發展一體化。從城鄉發展一體化到鄉村振興戰略,哪些新問題得到了回應?鄉村振興戰略有何創新之處?如何推進這一戰略?“城鄉融合”或許是一種可借鑒的路徑。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我國很重要的一個戰略選擇。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什么要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城鄉融合”又有何深意?城鄉融合與過去的城鄉統籌與城鄉一體化有何質的區別?

鄉村本來是應該能夠產生鄉愁的地方,但經常去農村的人可能感受最多的卻是凄涼:大量的空心村、“386199部隊”,沒有活力,沒有生機,臟亂差,污水橫流等等。從中央政策上來看,并不是不重視鄉村發展,從新農村建設戰略實施開始,已經連續數十年對農村進行大量的投入,但結果似乎是杯水車薪,有起色的鄉村并不多,大部分農村還是老樣子。

同樣作為中國的土地,城市無論大小,近年來都得到長足的發展,城市原來破舊擁擠的住房被新型居民小區替代,老城區被開發區替代,大馬路、大廣場、大公園無數。為什么我國會出現城市繁榮而農村陷入衰敗現象呢?這是我國的農村資源向城市單向流動的體制造成的。

農村大量的人、財、物單向地流向了城市,一個抽水機型的體制:大量農村的人、財、物都單向流向了城市,而從城市向鄉村的流動,除了國家的財政投入、數量極少的返鄉創業外,其他就非常少了。這也是為什么鄉村這么衰敗的主要原因。如何讓社會資金與社會人才向鄉村流動,就成為我國鄉村能否振興的關鍵點。因為只有這樣的流動才是可持續的,才能改變鄉村衰敗、城市繁榮的畸形格局。

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采取新型戰略來實現鄉村振興,由過去的“城鄉統籌”發展到“城鄉融合”。過去實行城鄉一體化戰略,本意是希望以城帶鄉,但由于我國城市具有強大的吸力,基本上把農村的人、財、物都吸到城里去了,而鄉村的吸力遠不夠,加上制度上的缺陷阻礙,造成了城鄉發展的不平衡。這次十九大提出城鄉融合的新途徑,應該是試圖校正過去的資源單向流動,讓二者互動起來,互為有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那么,如何利用“城鄉融合”這個新的抓手,來實現鄉村振興?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是城市與鄉村不再有明顯的界線,城中有鄉,鄉中有村,二者的界線隨著發展會越來越模糊。比如美國概括來講就是一個大農村,因為在鄉村中有諸多大學與公司總部,這些大學與公司總部,你說它是城市也好,叫鄉村也不錯。它的基礎設施等硬件與城市差不多,但它又主要分布于鄉間。日本也是一樣,你會發現日本都市里有村莊,主要由于非常嚴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日本的土地一旦被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就不能轉為非農用,但其周邊的土地如果沒有用途管制,可能就建成高樓大廈了。這是日本之所以存在獨特的都市里村莊現象的原因。

其二,城鄉融合更深的含義,是二者更深入的相互吸收對方的優點避免其不足。城市要吸收鄉村這些特點:美景與生態,要環境美,綠樹如陰,湖光山色,不能都是高樓大廈;同樣的道理,鄉村也要吸收城市的長處:基礎設施與生活便利要充分,比如自來水、下水管道、污水處理、網絡與無線信號等等,都應該與城市一樣,銀行網點、購物、公共交通等也要跟上。同樣的居住房屋,無論居住在城市與鄉村,該有的都應該有,在鄉村生活的品質應該與城市差不多。

如何落實十九大報告中的鄉村振興戰略?

網絡購物在農村越來越普及

目前我國城市盲目追求高樓大廈,導致交通擁堵、污染嚴重、居住空間狹小,而鄉村的道路、污水處理、垃圾清理等與城市還有質的差距。城鄉融合就是城市與鄉村二者應該互相吸收對方的長處,城市要變得更生態、更綠色、更宜居,鄉村應該在基礎硬件上加大投入,應該更清潔、更便利化、更環保。

其三是“城鄉等值”,也就是無論在城鄉,其享受到的公共品服務應該差不多。德國的城鄉等值戰略非常有參考價值。二戰后德國的城市發展很快,吸引鄉村大量的年輕人進城打工,鄉村陷入衰敗之中。后來德國實施城鄉等值戰略,提出無論生活在城市與鄉村,享受到的公共品服務應該是一樣的,城市有的,農村都應該有。城市的硬件非常發達方便,鄉村也要方便發達,城市的購物中心、電影院、文體設施,鄉村一個都不能少。經過多年的建設,德國的鄉村變得非常優美。年輕人還是繼續往城里跑,但鄉村吸引了大量城市退休的老人來養老。鄉村從此也有人氣了,實現了城鄉互動。因為農村人都往城市跑,不但會造成空心村,更會造成城市病,導致城里房價虛高,污染嚴重,交通擁堵。只有城鄉融合,城中有鄉,鄉中有城,城市象鄉村一樣美,鄉村象城市一樣便利,這樣的城鄉發展格局才是最理想的。

我國山東的南張樓村,也積極吸收德國的經驗,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88年,山東省政府和德國巴伐利亞州以及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共同把南張樓村確定為“中德土地整理與農村發展合作試驗區”,在南張樓村進行的“中德土地整理與農村發展合作試驗區”項目也被稱為“巴伐利亞城鄉等值化試驗”,因為項目的核心理念是實現“農村與城市生活不同類但等值”, 所謂“城鄉等值”,指的是通過借鑒德國成功的鄉村發展模式,使農村在生產、生活質量實質上與城市逐漸消除差異,包括勞動強度、工作條件、就業機會、收入水平、居住環境等與城市一樣。

“城鄉等值試驗”十分重視村莊的社會發展與環境建設,重視教育、衛生、文化事業與環境保護,重視城鄉之間的協調發展,極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突出實驗的“城鄉等值”理念。其以實現“城鄉等值”為目標,以培養作為“自備水源”的新型農民的理念作引導,通過德國著名的“雙元制”教育模式對南張樓村的基礎教育進行改革,變應試教育為雙元制教育;進行農技和非農技術培訓;醫療衛生文化等配套設施建設以及回鄉創業;實現了由教育“抽水機”向“自備井”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才的外流,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自備水源,在其村莊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南張樓村與周邊城市實現了收入趨于等值,公共品服務等值。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城鄉差距太大,村莊無論硬件與軟件與城市相比差太多。多年來,農村年輕人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條,那就是到城里打工。但城鎮也有城鎮的難處,昂貴的住房靠農民工的那么點收入根本不可能買得起。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城里留不下,農村又不愿意回。如果鄉村振興了,至少選擇的機會更多一些。城市老人,尤其是大城市的老人,在城里生活不但住房面積小,而且環境太差。如果有機會到美麗的鄉村小鎮養老,估計會長壽不少。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團結湖參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A∨在线观看 |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亚州欧州日本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亚州欧美日韩 |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