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發展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中整體謀劃,在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農民職業化“三農三化”的協同推進過程中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就是要系統推進“三農三化”,精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定向培養鄉村黨政管理干部。
一、系統推進“三農三化”
鄉村振興發展中,“三農三化”相互促進、相互融合,農業產業化、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牽動著農村的城鎮化建設和農民職業化進程,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農村的整體繁榮和發展的經濟基礎。農業產業發育不成熟的根本原因是農業經營實體弱、經營隊伍專業化不強,職業化程度不夠。同樣,農村城鎮化建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農民職業化的根本支撐,農村城鎮化建設滯后或達不到一定的水準,就無法吸引農村經濟社會需要的各種人才干事創業。在農村城鎮化謀劃上,要按照城鄉一體化格局,提高鄉村規劃建設的前瞻性、科學性。適應生態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從生產的便利性和生活的城市化出發,在各縣規模較大的鄉鎮基礎上合理布局,建設小城鎮,規劃并解決好水電暖、垃圾排污、文化生活、信息服務、基礎教育、基本醫療、養老服務等城市生活所必需的設施條件,與建設美麗民俗小村落、現代特色小鎮相結合,使未來職業農民、鄉村教師、醫療服務者和鄉村黨政工作人員等農村基層工作者享有基本的現代城市生活。“三農三化”系統推進將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縣域經濟社會良性可持續發展。
二、精準培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
從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角度來看,農民培訓要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效培植為前提,以帶頭人的培扶為重點,改變傳統分散式的、碎片化的被動培訓。因此,不斷培扶“有道德、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高素質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是抓好農民培訓工作的根本。一方面,要通過農業院校不斷培養有意愿、且能夠創業的農業專門人才,從政策上引導和扶持他們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和技術骨干;另一方面,要對現有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頭人建檔立卡,實行長期精準培育與扶持,跟蹤指導與管理,把農民培訓的重點逐步轉移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目前推動的青年農場主計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等項目都是有效的。同時,大量農業從業者的培訓由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承擔,對內部從業者進行精準培訓,堅持專業技能型培訓,將大量農業從業者分散式培訓的工作轉變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內部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的職能,調動和發揮農業企業和行業組織開發人力資源的積極性。
三、定向培養專業鄉村黨政管理干部
目前,我國村級組織黨政管理干部大部分沒有經過專業化的系統教育,在落實國家關于鄉村發展戰略決策和鄉村治理政策措施方面不夠到位,成為制約鄉村發展的重要因素。從長遠看,從事鄉村黨政管理是一個專業化的工作,也是最基層的工作,生活條件艱苦,工作難度大,對實際工作能力和素質要求高,既需要相對精準的培養、教育和管理使用,也需要生活待遇方面政策的傾斜。因此,有計劃的逐步培養專業化的村級黨政干部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
作為培養農業專門人才的農業院校,理應肩負起這個歷史使命,積極適應新時代的需求,開辦鄉村黨政管理專業,開設學習中共黨史、黨建、農民思政教育、法律、農村社會學、農村規劃建設、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等主要課程,定向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黨政管理干部專門人才。既可以從現有青年村級干部中定向選拔培養,也可以從高中(中職)優秀畢業生中定向選拔培養。有關部門要制定定向選拔、培養、使用和教育管理的制度政策,完善村級黨政干部轉崗、晉升發展機制,使鄉村干部培養使用發展常態化制度化,從根本上加強鄉村基層黨政干部隊伍建設。
作者系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每日甘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