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律等:溫嶺市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致力打造海綿城市浙江樣板

[ 作者:李律?阮天一?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7-19 錄入:實習編輯 ]

  近年來,溫嶺市始終踐行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道路,重點補齊城市水生態安全領域短板,切實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城鎮規劃建設,有效提升城市環境質量、經濟發展質量和人民生活質量,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生態、城市、產業共生共贏的城市發展建設新路徑,著力打造“海綿城市”浙江樣板。2016年6月,該市被列為浙江省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系臺州唯一。今年1月,該市東部產業集聚區“海綿城市”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為浙江省兩個入選試點之一,也是臺州首個試點。截至目前,該市“海綿城市”建設累計完成投資9.3億元,建成省級生態濕地公園1個、“雨水花園”13個,完成平原綠化12.4萬畝、公益林建設12.1萬畝。

  一、堅持項目帶動,對基礎設施開展海綿改造

  一是打造海綿路網,實現水資源慢排緩釋。在路政項目設計上,轉變傳統的快速排水雨洪管理模式,引入“低沖擊開發”理念,利用道路內綠化隔離帶和道路兩側綠化帶形成生態化排水系統,將用途單一的不透水硬質路面改造提升為兼具滯水、滲水、透水功能的海綿體質路面。實現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效果,最終達到減少暴雨徑流量、減少面源污染和涵養地下水的目的。截至目前,該市已建成或在建海綿道路20條,共計39公里。近兩年臺風過境期間,在平均降雨量超120毫米的情況下,該市經過海綿化改造的道路均無路面積水。

  二是打造海綿河網,實現水資源互聯暢通。借勢“五水共治”,全面實施水生態、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工程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南排水利工程。科學謀劃全域河網布局,在盡可能保留原有河網的基礎上,有序推進舊有水系生態化修復,按需審慎開挖新河道、隧洞,構建縱橫交錯、輻射全域的海綿河網生態系統。開展河道堵點、斷點定期“巡診”,大力推進河道疏浚和清淤工程,打通海綿水系運行的“中梗阻”。截至目前,該市圍繞“海綿城市”建設新增海綿湖泊4個,新建升級雨水管網650公里,疏浚河道507公里。今年以來,南排水利工程開工僅4個月就完成投資4000萬元。

  三是打造海綿濕地,實現水資源涵養凈化。突出生態保護和修復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對龍門湖、九龍匯等生態濕地的開發保護,使之從單純的水文景觀轉變為兼具海綿體質的生態蓄水區和“凈水器”。如占地5.76平方公里的龍門湖生態濕地修復項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累計恢復植被6.6萬平方米,棲息保護野生鳥類40多種、水生植物30多種,入選首批省級重要濕地名錄。

  二、圍繞產業變革,對產業園區實施生態提升

  一是制定園區準入門檻,嚴把生態化關口。在產業園區建設和運營過程中,推行“生態環保、循環可持續”開發管理理念,建立項目入園評估制度,把節能環保作為項目準入的基本門檻。邀請專家開展集體論證,對申請入園企業的產業層次、產值稅收、設備技術、單位能耗等指標進行綜合量化評估,牢牢把控企業“選育”關,以“提早防控”代替“事后治理”,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保障“海綿城市”建設的長遠效益。截至目前,該市共組織入園評估企業250家,符合條件并落戶企業77家。

  二是推進“雨水花園”建設,兌現生態化紅利。在雨水管理上,改變傳統“一排了之”的簡單做法,以位于該市的浙江金鴻食品機械有限公司和浙江聯合齒輪有限公司2家企業為試點,因地制宜制定企業生態化排水“一企一方案”,改進并應用“雨水花園”技術,將企業廠房、廠區改造成兼具“吸水、排水、用水”三重功能的綠色海綿系統,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以浙江金鴻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建造“雨水花園”系統額外耗資約30萬元,年可利用雨水1萬噸,節約水費7萬元,預計5年即可實現成本回收。

  三是加強政策引導推廣,普及生態化方案。在新建企業中大力普及屋頂虹吸集水、凈化式儲水池、生態化“雨水花園”、循環式廠房噴淋降溫系統等新技術、新舉措。制定出臺企業園區雨水生態化系統推廣方案,在與新入園企業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時,將雨水生態化利用系統納入合同條款,并按規定落實建設。截至目前,該市已有 45家企業建成或新建雨水生態化利用系統,預計每年可實現雨水回收再利用50余萬噸。

    三、強化統籌謀劃,對試點建設進行全面保障

  一是建章立制強體系。建立由該市黨政一把手雙掛帥的“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下設由業務骨干和專技人員組成的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相關職能單位。制定“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考核辦法和任務書,對具體工作和考核目標進行量化分解,層層落實責任至該市16個鎮(街道)和三大新區。綜合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技術實現設施建設運行全方位管控,建立涵蓋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檢測手段并輔助物聯網的效果評估監體測系。

  二是超前謀劃夯基礎。按照“示范在先、突出重點,具有操作性、集中連片”原則,超前啟動“海綿城市”示范區規劃建設,該市現已完成市域“海綿城市”建設整體推進規劃。方案初定總體規劃為東、西兩個示范片區循序協同推進,明確建成區25%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涉及建設范圍19.5平方公里。計劃到2020年,該市完成“海綿城市”相關項目建設147個,總投資達370億元。

  三是創新融資破瓶頸。堅持政府、市場齊發力,依托該市水務集團等政府性投融資平臺,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主動與銀行機構接洽項目融資。盯牢水務項目被列入首批PPP資產證券化項目的有利時機,打破傳統市政基建項目“投運管”政府包辦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在臺州首試“工業地產、評估準入”的開發模式,由民營房地產開發商投入10億元建設占地約300畝的工業轉型升級示范園,所建廠房均配套生態化集(排)水系統等設施,并以租賃、出讓、合資運營等方式進行銷售,目前已有65家企業簽約準備入駐。

  作者單位:溫嶺市委改革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 一级a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日本久久香蕉一本一道 | 视频一区二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Av不卡在线 |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