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上海:如何讓農民工有序流動

[ 作者:賴涪林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18 錄入:吳玲香 ]

上海財經大學賴涪林副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人口變動趨勢及農民工流動疏導機制研究”(項目號:12BJL044)已經于近期正式結項,并被評定為優秀等級。該項成果利用多次全國性大規模調查獲得的第一手數據資料,具體考察了我國農村人口變動趨勢和農民工流動的特征及影響因素,按照“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等基本原則,給出了構建和完善讓農民工有序流動,均衡沉淀,分階段、分層次、分區域逐漸市民化的系統性疏導機制的思路、基本結構和實施方案。具體的政策建議包括教育培訓、就業、創業和定居養老四個板塊。

在教育培訓方面,建議逐漸將我國的義務教育延長至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將農村地區的一部分初中和高中教育改為職業教育,也可一校同時提供兩種教育,供學生自由選擇;在農民工輸出大省和大縣,設立返鄉農民工再就業和創業培訓基金,鼓勵市場化的培訓機構向返鄉農民工提供再就業和創業的優質培訓服務,等等。

在就業方面,建議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率先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積極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一方面,在稅收等方面加大對雇傭農民工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一定程度地提高對企業向員工提供福利的標準和要求,以促進這些城市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一定程度減輕外來人口壓力和降低農民工的流動性,等等。

在創業方面,建議通過設立農民工團隊創業培訓與孵化基地,提供政策支持、創業指導和創業保護等制度安排,重點鼓勵30歲及以下無子女的第一類農民工逐漸通過培訓和參加團隊創業實踐成長起來;新農村建設項目盡量與吸引農民工返鄉投資農業結合起來,設立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特色農業專項基金;鼓勵金融部門為農民工量身定做一些小額投資理財產品和模式,用優惠政策、財政和信用支持等方式鼓勵農民工合作創業,等等。

在定居養老方面,建議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慎重調整大中城市人口控制的行政制約手段,并逐步依靠產業升級,通過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先進服務業的方式來控制人口增長,通過學歷、生活成本、產業布局、產業升級與產業梯度轉移等自然形成選擇與分流機制;進一步有條件地向外來人口開放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資源,并參考和借鑒集宿區建設、新市民公寓、打工樓和民工安居工程等模式,盡量為農民工提供各種“可支付住房”,逐漸讓農民工的非穩態轉移演變成為以“家庭生命周期”為主要動力的“定居型就業遷移”,等等。

(作者系上海財經大學副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社會科學報》總第1498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思思久久er99精品 | 久久一本大到香蕉精品 |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婷定香花五月天中文字幕在线 | 视频一区二四三区四区 | 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