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財政部正在研究將涉農資金整合為6大類,并且按照“大專項+工作清單+集中下達”的模式,繼續在黑龍江的“兩大平原”實施試點。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將涉農資金整合為6大類的意義重大且很有必要:第一,此舉不但可以提高資金集聚使用效益、集約使用財政資源,而且這也是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活力的一項重要任務;第二,整合涉農資金,有利于集中力量辦大事、加速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據了解,2013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印發《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涉農資金整合的意見》,支持黑龍江省“兩大平原”先行先試、開展涉農資金整合,拉開從“源頭”推動涉農資金整合的序幕。“兩大平原”是指黑龍江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除對特定人群的補貼資金、救災資金外,將中央財政安排的農業生產發展、農村社會發展、扶貧開發等3大類77項資金全部納入整合范圍,涉及20個中央部門。省級財政安排的相關涉農資金也一并納入整合范圍。
據了解,涉農資金整合持續多年但成效不大,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一直對農業的資金支持力度不減,可能是多年支持的結果,導致了資金分散使用。因為是各條渠道逐步形成起來的,所以今天農資基金每個渠道都有資金,但是都是分散使用,沒有形成規模效益。所以把它整合起來可以突出農資資金使用的高效率,達到一種規模經濟的目的。
如此說來,此舉存在著很多難點。劉瑞告訴記者,改革的難點來自于各個部門分割造成的部門利益之間的扯皮現象。比如每個項目都有自己的主管部門和投資渠道,如果整合起來勢必會把某些部門的權力取消了,可能會對以前形成的利益格局造成一定的觸動。改革中最大的難點就是怎么協調好獲益者和失意者之間的平衡,在資金的整合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難點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需要統一認識,這樣大家才能對過去的利益格局形成的扯皮現象有一些共識。第二是要協調好各部門的資金,有必要可以建立一個協調機構來做一種臨時性的安排,完成這個資金整合的工作。第三是在國家的資金集中用于主攻方向之后,其他領域應該鼓勵市場,動員市場的各方力量進入到農業生產領域來,這樣也體現出“改革兩個手”的作用,一個是“看不見的手”,一個是“看的見的手”,來共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宋清輝還指出,從基層的涉農資金整合改革效果來看,對相近的資金整合能力沒有問題,但是一旦涉及到跨越尺度較大的資金就難以整合下去。因此就需要首先由中央層面進行整合,然后逐漸過渡到地方政府手中,給地方政府多一些整合的權力和自由度,地方政府才會有積極性利用涉農資金去解決最突出的問題。
對于將涉農資金整合的意義,宋清輝說,涉農資金整合為6大類之后,除了涉農扶貧資金外,社會事業資金和生產發展資金均可以向貧困農村地區傾斜,對日后工作具有借鑒意義。此舉可以說是邁出了涉農資金整合改革的關鍵一步,有效提升了精準扶貧能力,對支農效果影響顯著。
此外,劉瑞表示,從長遠來講,將涉農資金整合有利于促進農業持續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因為農業在國民經濟的產業當中始終居于基礎產業的地位。不能完全交給市場去運作、完全市場化。國家投入巨額資金支持農業生產是一個長期的、戰略的考慮,可以更高效地促進農業的發展。另外,如果說是鼓勵市場的力量進入到農業生產領域,也可以產生帶動作用,用政府的資金引導來共同帶動整個農業的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產經新聞 (記者 于淼)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