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山西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思想,把紀律挺在前面,執行黨中央關于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工作要求。從線索入手,執紀監督談話成為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和班子成員抓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8月3日 《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基層的政府機關中,仍存在很多監督執紀的“面子工程”,把監督執紀當兒戲,走走過場、嘮嘮嗑就完事,缺乏嚴肅性、紀律性,完全是“任性”執紀。這種“任性”執紀就是對黨紀國法的褻瀆,踐踏了黨章黨規的威嚴。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常態下,應以“鐵面”發動、“鐵腕”發力、“鐵規”發威,對“任性”執紀嚴懲不貸,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
監督執紀要以“鐵面”發動。敢于“較真碰硬”,力戒“感情用事”,堅決抹開“人情關”,推進強力問責。那些打“感情牌”的就是監督執紀的“關鍵少數”,一旦有了一個小切口,牢固的紀律堤壩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制度的籠子也會隨之被任性開啟,權利就會四處亂竄,嚴重擾亂黨內政治生活、破壞黨內政治生態。以“鐵面”問責,抓住“關鍵少數”,突出關鍵環節,推動問責的常態化、制度化,更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通過談話,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的小問題、小毛病及時制止糾正,徹底消除后患。
監督執紀要以“鐵腕”發力。敢于“一竿子插到底”,力戒“蜻蜓點水”,堅決深挖細查,揪住問題線索不放。對渾水摸魚、蒙混過關者當頭棒喝,劃出紀律底線,亮出紀律紅線,告誡全體黨員干部只能在“安全區域”內謹慎“駕駛”。各級領導干部要敢于唱“黑臉”、當“包公”,堅決破除好人主義、一團和氣,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對于性質嚴重、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典型問題,要言出紀隨,達到“問責一例、警醒一片”的震懾效果。
監督執紀要以“鐵規”發威。敢于“亮底牌、明底線”,力戒“徒有其名”,嚴格按照法規制度執行,讓禁令生威、鐵規發力。為了進一步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強黨內制度建設,讓黨內正能量充沛,黨中央先后制定頒布了《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問責條例》。法律法規的出臺不是寫在紙上、說在嘴上,而是要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這就要求執紀者嚴格按照法規條文對照執行,行使監督權、調查權、問責權,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對照規章制度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查找思想上的不足、認識上的偏差,嚴以修身、嚴以律己,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監督執紀是對黨內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祛病療傷、激濁揚清。在全面從嚴治黨、嚴打“任性”執紀中,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鏟除一切違紀違法者,讓我們黨的肌體永葆青春活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經濟和商務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