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指出,新型城鎮化建設一定要站在新起點、取得新進展。要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注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十二五”時期,上海把郊區發展放在現代化建設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城市建設重心向郊區轉移,著力提高城鄉協調發展水平,積極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十三五”時期,上海將以縮小城鄉差距為主攻方向,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建立健全符合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要求的體制機制,力爭率先走出一條以人為本、四化同步、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以高質量的新型城鎮化推動高水平的城鄉發展一體化。
以高質量的新型城鎮化推動高水平的城鄉發展一體化,需要完成九大任務。一是優化城鎮和農村發展布局。加快完善鎮村規劃體系,不斷增強新城功能,分類推動鎮的發展,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二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農業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加快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新業態。三是推進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以水環境為重點加強農村環境治理,強化農村污染源頭控制和治理,開展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四是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水平。構建新城與中心城、新城之間、新城與近滬地區多層次交通聯系通道,加強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五是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城鄉一體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大對非農就業的支持力度。六是統籌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實施全市統一的義務教育五項標準,促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完善基層基礎醫療服務網絡,優化城鄉醫療資源布局;提高農村養老服務水平;構建城鄉一體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七是推動郊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郊區城鎮各類開發區產業升級,促進新城和鎮實現產城融合,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八是深化農村改革。推進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規范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和農村土地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民集中居住,讓農民共享城鎮化成果。九是提高農村社會治理水平。推進網格化綜合管理全覆蓋,分批做實基本管理單元,加強非建制鎮服務管理。
(作者為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總經濟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2016年09月27日20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