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湖北省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管理推進會通報,該省28名履職能力、精神狀態或擔當作為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干部被組織調整,其中8名官員被免。另外,22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干部,被批評教育或誡勉談話。(中新網,4月13日)
能上不能下,一直是制約干部工作的一個難點問題。2015年7月28日,中央《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出臺,對此問題做出制度規范,明確了“下”的標準,規范了“下”的方式,疏通了“下”的渠道。這次湖北省對存在問題干部進行調整成為官員“能上能下”地方樣本,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的要求。
干部工作激情下降、為官不為大抵有四類情況:一類是政治上不強,也不踩“紅線”;二類是,混在班子里不會工作佯裝在工作,但一較真就有問題;三類是懶惰,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四類是“好好先生”,不敢擔當,不敢得罪人,沒有原則,沒有立場,什么都好,就是不履行自己的職責。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出現這些情況都是危險的。誰也叫不醒裝睡的人,同理,再多的學習教育活動都沒辦法讓一個對工作缺乏激情的人干出實效和成績,懲罰不落到懈怠官員身上,他們永遠“跑不快”。
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推動干部隊伍“換血”。工作缺乏激情、擔當精神不足、求穩怕亂、遇到矛盾不敢碰硬、不敢堅持原則的官員“下”了,更多政治立場堅定、敢于擔當、作風扎實、積極作為的干部才能夠“上”。要敢于堅持原則,不怕得罪人才能“嚴上”、“真下”,全國各地齊行動,才能讓為官不為者不能為官,讓不干事者出局,讓不為者無位。
如今大形勢下,鐵飯碗未必“鐵”長遠,實實在在干事才是王道。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