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號文件于2月5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今年一號文件的最大亮點是繼續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一系列惠民新政,文件要求繼續調減1000萬畝玉米,增加優質食用大豆、薯類、雜糧雜豆等。
“食用大豆”一詞在以往13年中沒有“定性”,這次國產優質非轉基因大豆的“屬性”已經在文件中確立,是人們餐桌上直接食用的豆制品原材料。相反,進口轉基因大豆作為油用、飼用的原料已經被農業部公開宣示。國產優質大豆的政策市利好將逐漸顯現,對轉基因大豆流向的監管措施會進一步跟進。
食用豆“春意鬧” 切勿盲目追高
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后,東北大豆的收購還未啟動,吉林敦化、黑龍江北安農墾糧庫就已對外公布新的收購價格,明顯高于節前,已與貿易商的商品豆價持平,這無疑給貿易商以精神提振。隨著黑龍江“禁轉”條例實施時間越來越近,東北豆行情將在表現堅挺的同時,漸漸顯露溫和上揚。
加工企業在節后運費下調的影響下,價格跟隨下行,此現象僅是節前豆價的表現,而即將開市的價格,貿易商或跟隨糧庫上調。加上南方銷區市場陸續開張,市場補庫將陸續啟動,節前庫存會緩慢釋放,價格不會受轉基因大豆下調抑制。
繼內蒙古庫倫旗和安徽部分地區對轉基因食用油進行嚴格監管后,上海又公布豆制品抽檢情況,各地藥監部門均會按照新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慢慢擴大監管范圍。受此影響,2017年進口轉基因大豆的銷售總量將比去年下降,與國產豆價格背離也是趨勢。
春節后沿淮地區大豆收購仍未大量展開,近期節前庫存繼續釋放,這種“只出不進”的格局或會延續。元宵節過后,種子加工商已經全面開工,價格明顯高于節前,商品豆源分流加重,雖然市場缺乏上漲動能,但中長期在堅挺的同時,仍會有溫和上漲的可能。
產區下鄉的糧商會陸續啟動收購,但大批農民工已經返城,賣豆數量會大幅減少。自本周起,各地民工返城增加,大中院校陸續開學,豆制品加工企業和作坊均會開張生產,原料采購將集中顯現,市場消化將步入常態,但受肉、蛋、禽類價格低廉和蔬菜供應充足的影響,今春豆制品銷量會呈現明顯弱勢。建議產區正常釋放庫存,理性看待利好,切勿硬性追高賭市。
東北放“迎春炮” 沿淮種源走俏
節后大批汽車均從產區南下,東北及沿淮地區運費均明顯下降,蛋白加工企業選擇此時采購,隨運費下降而迅速調整入廠價格,南方部分市場補庫也較踴躍。近期國內各大豆產區均不同程度借機釋放庫存,各地收購仍未步入常態,本周起將陸續開張,各地出庫價沒有受轉基因豆價下跌影響,仍保持節前水平。
在價格堅挺的同時,東北部分糧庫明顯放響“迎春炮”,在收購啟動之前,已經公示提價信息,給各地貿易商以明顯的精神提振。而沿淮產區種源大幅提價,商品豆源分離及質量下降趨勢將會顯現,市場也會隨時間推移而適應。
各大產區大豆均保持節前的價格水平,黑龍江產區的汽運入關價比節前下降80~100元/噸,山東各蛋白企業均同步下調入廠價格。上周,山東禹王大豆收購價4400元/噸,萬德福4420元/噸,谷神4440元/噸,博興香馳4360元/噸;而普通商品豆產地裝車價在4000~4060元/噸之間,高蛋白豆價4160~4240元/噸,部分大粒品種4360~4460元/噸,區域間質量和價格懸殊。
節后收購有望在本周開啟,吉林敦化糧庫三等大豆入庫價3960元/噸;黑龍江北安農墾則由節前3820元/噸調整為3900元/噸,已經與產區貿易商的商品豆價吻合,受此影響,節后產區食用豆價格或有騷動。
上周沿淮大豆出庫較為明顯,部分收購商已經空庫,本周收購將陸續啟動,但收購量不會太多,補庫緩慢仍將支持收購商的挺價意識。本周各地出庫價缺乏上漲動能,但也不會松動,質量偏差的低價位區域在4700~4760元/噸之間徘徊,優質豆區域仍在4800~4880元/噸之間波動。
各地種子運營商近期均會啟動采購,山東部分地區大豆質量較好,安徽部分種子公司入市山東,已經明顯拉動當地大豆價格,加上山東當地種子公司介入,上周末山東優質種源毛糧店面裝車價格已達5300元/噸;商品豆價跟隨波動,店面價最高達4960~5000元/噸。
受山東價格高企影響,本周安徽宿州、淮北將向其靠攏,種源價格將出現上浮,而商品豆收購還未啟動,高昂的種源價格將導致商品豆源減少,質量會逐漸下降,同時,價格也會在堅挺基礎上被溫和拉動。
市場進“快車道” 產區穩中向好
元宵節后,隨著大批農民工返城和大中院校陸續開學,豆制品銷售會隨食堂采購增加而提升,加工企業和豆制品作坊也在此時開張,各地加工商集中補貨,令食用大豆銷售從本周起也步入“快車道”。經本輪加工商集中分解,庫存將大幅下降,市場補庫將由集中變得松散。去冬南方各地沒有出現特殊氣候,禽流感擴散導致蛋、禽價格大幅下降,蔬菜類供應充足且價格明顯偏低,造成豆制品加工量受阻,因此,各地市場大豆銷售暫現轉旺后,將有一段時間放緩。
本周,除南下的汽車給市場帶來補庫優勢外,鐵路貨運在春節過后也顯現寬松,市場補庫高峰也將在本周末進入下坡。蛋白加工企業開機也將轉為正常,受東北產區糧庫提價影響,產區內能達到蛋白企業質量要求的貨源與商品豆價同樣會出現小幅波動。企業在2月底前,除執行節前的合同價外,現行價格僅是運輸費下調所致,企業在2月有望跟隨產區做適當調整,上調幅度應在60~80元/噸之間。
節后各地豆制品加工企業對產區情況均做了研判,部分大型企業有加大庫存意向,而市場作坊多數不會像冬季那樣大批存放,均采取少進慢補的方式。短期內難以激活市場大批囤貨的熱情,市場均是節前節后的貨源,經營商之間的價格均衡。沿淮大豆長江以南地區銷售價均在5200~5300元/噸之間,長距的云、貴、川及兩廣在5260~5360元/噸之間;東北豆普通型長江以南及沿海地區售價多在4460~4560元/噸之間,大粒型在兩廣及湘贛受寵,售價多在4860~4900元/噸之間。
進口轉基因大豆流入量均大幅下降,流出地仍在安徽淮北、宿州和淮南以及河南的周口、南陽等地,省會城市的合肥、鄭州、南昌、貴陽居多,其他地市雖有銷售但已明顯收斂。市場有關注進口豆持續走低的意向,但國內部分地區已對轉基因大豆油分柜銷售,明顯標示的信息通過網絡傳導,加之內蒙古庫倫旗地區對未整改商戶進行嚴厲懲處,商戶對銷售轉基因大豆普遍表現謹慎。
因此,進口豆價雖低,在國家政策調控下及市場監管漸入常態后,轉基因大豆和“食用大豆”會各行其道,加上南方春季氣溫漸升,轉基因大豆加工成品后,時間不宜太久,不及時銷售其制品會變酸,口感嚴重受影響,消費群體的排斥越來越重,部分加工商已經放棄此類豆源。
2月底至3月上旬,各產區大豆價格受當地其他因素影響均會小幅上揚,市場銷售短期不會明顯給力,主要是由于肉蛋禽價格較低。各地禽類養殖受此次流感擴散影響,大批養殖戶虧損慘重。南方生豬養殖在環保治理后,養殖規模明顯萎縮,補欄量大幅下降,恢復周期將拉長。短期豆制品加工量受大豆價格影響,在3月中下旬或有好轉。近期加工量減少將影響市場儲備熱情,產區價格拉升是受種源分流和總量不足影響,而轉旺的加工市場則提前適應了產區價格。因此,國產豆行情在政策市感應下,中后期會表現堅挺,且有溫和上揚趨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糧油市場報》2017年02月14日A03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