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農村工作局副局長任宏偉,因公車私用、用公務接待酒水宴請私客、上班時間玩帶彩娛樂等問題,被當地紀委作為“四風”典型,兩次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值得一提的是:曾當過10年的紀檢組組的“任局”自以為“經驗豐富”, 最初面對調查組的詢問,他死活不認賬。最后,在事實面前無力回天。年初,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退賠費用。但他并沒有吸取教訓、改過自新,3月24日上午,他帶領該局3名工作人員執法檢查后,居然在一偏遠的農家樂與管理對象玩起了帶彩娛樂。當其他參與娛樂的人員都如實交代違紀事實后,任仍耗了4天才交代問題。(荊楚網,8月4日)
自持“懂紀”卻屢次違紀,這樣的紀檢干部也是令人“醉了”,任的這一系列做法不僅體現了他個人黨性紀律的渙散,也給我們黨的紀律檢查工作提了一個“醒”:面對這類冥頑不靈、敢踩“紅線”的黨員干部,我們紀檢工作的責任如何有效落實?除了一般的勸勉談話,違紀處分外,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紀律約束才能促使他們黨性回歸,一教就改?筆者認為,在中央三令五申地強調黨性修養的當下,打擊這類自持“懂紀”卻屢屢違紀的黨員干部還需切實完善制度約束。
加強自律是基石。嚴格的自我約束是一個人進行高尚的行為的基礎。從這位“副局長”的態度上看——頻耍手段,被調查時抵死不認賬,這些表現肯定是他自身的自律出了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一再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這絕不能變成文件中的一句口號,會議中的一聲叮囑。有的黨員干部確實參加過加強黨性的活動,奈何有的人聽到做不到?口號喊得異常響亮,事實上卻踐行得一塌糊涂。原因在于在他心中根本沒有形成嚴格的自律精神,沒用黨的要求真正地要求自己,沒有把黨的紀律放在心上。即使學習,也是被動地接受,而不是主動的自律。在違紀甚至違法的現實面前,當起了“鴕鳥”,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嚴重損害了黨員干部整體的形象。
嚴格他律是保障。哲學上說,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紀律的約束,習慣的養成都屬于外因的范疇,在一個黨員干部成長的道路上必不可少。嚴格的他律是組織上給予黨員干部的厚愛。黨要培養一名合格的干部十分不易,外部誘惑要腐蝕一名優秀的黨員干部卻相當迅速,在社會復雜轉型的今天,想玷污黨性的各種勢力依然存在。加強黨的建設,嚴格他律是保障。給紀律劃出“紅線”,教育廣大黨員干部不走“鋼絲”,規范自身行為,嚴肅問責,不僅是對人民群眾負責,更是對被處分的黨員干部負責。“人非圣賢,孰能無錯”古人如是說。“犯了錯”的黨員干部如果能夠及時警醒,迷途知返,對自己的人生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完善制度約束是根本出路。對紀律檢查部門來說,面對如此自持“懂紀”卻區別對待自己和廣大群眾的“雙面人”,應該重點完善制度約束,防止這些黨性精神缺鈣的“副局長們”蒙混過關。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離不開一個好的政黨帶領,一個好的政黨組織離不開自身的隊伍建設,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說的就是這種道理。人民群眾期望的“好官”并不是每個都一定要像焦裕祿那樣為民犧牲,周恩來總理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畢竟和平年代,也許并沒有那么多轟轟烈烈的青春需要用血來染成。一個稱職的黨員干部,不因私忘公,嚴于律己,為民辦實事,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就是對群眾最大的報答。
要減少些自持“懂紀”企圖蒙混過關的干部,紀檢部門還需集思廣益,多想辦法,加強黨員干部自身修養的同時完善制度約束。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合江中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