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兩大熱門話題經濟和環境。在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習近平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回答學生問題時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笨梢姡诎l展經濟的同時生態問題也在逐步暴露問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們生產生活的基本保證,沒用了好得環境如何談論其他。
建立生態文明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提高新的思想認識。建立生態文明必須提高思想認識,堅決不能把經濟發展建立在污染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想認識,搞經濟發展不是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要正確認識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
二是建立健全生態環境管理制度。依據制度為準繩,強化制度約束作用。加快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強化土壤、大氣、水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節約資源的重要性,加強節約管理,大幅降低水、土地、能源消耗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三是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主要對領導干部的責任追究。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真抓就要這樣抓,否則就會流于形式。不能把一個地方環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還照樣當,不負任何責任。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要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祖國的大好河山圖——生態文明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攻堅戰。它不僅要靠制度和政府更要靠我們大家來共同努力來完成。
(作者地址:四川省梓潼縣七曲山風景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