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6月24日,第六屆品牌農商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農本咨詢創始人賈梟受邀參加“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專場對話”。本文依據賈梟先生的發言整理。
今年,我們明顯感覺到大家對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重視。應該說,在今年“一號文件”的指引下,尤其是在全國農業品牌推進大會召開后,全國呈現出區域公用品牌的建設熱潮。現在的農業會議,必言及品牌化,尤其強調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重要性。近段時間以來,一些省份開展了各種各樣的評選活動,宣傳推介各省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重視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是好事。我們也看到,由于認識的不到位,以及缺乏科學的技術路徑,創牌時走彎路甚至走錯路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今天借這個機會,我想和大家談談自己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一些認識:
第一,要深刻領會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戰略意義。
我們說區域公用品牌是農產品品牌化的旗幟,是推進區域農產品品牌化的抓手,這主要緣于區域公用品牌的消費認知特征。目前,大多數農產品消費時,消費者知曉的是區域公用品牌(地標產品),購買的是企業(合作社或農戶)產品。我們說,區域公用品牌是旗幟,龍頭企業(合作社)是旗手。區域公用品牌為企業(合作社)闖市場提供了平臺,公用品牌的名氣越大,企業(合作社)闖市場越容易。比如陜西洛川蘋果名氣很大,洛川果企(合作社)蘋果銷售就容易得多,農民在網上賣蘋果也容易,這和洛川蘋果區域品牌的高知名度有很大關系。只有理解公用品牌在區域農產品品牌化中的作用,才能堅定我們創牌的決心,也才能做好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工作。
第二,要準確把握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內容。
農本咨詢將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概括為“三個戰略”:一是產品戰略,主要內容是提升產品價值、提高產品知名度和改善產品形象,產品戰略的核心是品牌化;二是產業戰略,就是以產業組織為龍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聚集生產要素并進行集約化經營,產業戰略的核心是組織化;三是區域經濟戰略,依托一產,發展二三產。或由主導產業衍生關聯產業,做大產業經濟,實現富民強縣。區域經濟戰略的核心是融合化,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提高農業綜合收益。我們常說的“一片茶葉子富一方”或“一個果子帶動一方經濟發展”,就是這個意思。
許多人對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內容不了解,不僅不能全局性地看問題,也往往輕視區域公用品牌的作用,影響了區域公用品牌應有的成效。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表面看是品牌,背后是大系統和大工程,更是發展區域經濟的一篇大文章。
第三,要選擇好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模式路徑。
模式是指選擇做怎樣的品牌。現在看來,一個地區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通常有兩種類型,單產業公用品牌和多產業公用品牌,也有跨產業公用品牌之說(本質是多產業公用品牌的一種)。選擇做怎樣類型的品牌,主要依據當地資源的特點進行研判。通常說來,如果有拳頭產業,就打造單產業區域公用品牌,比如贛州市打造“贛南臍橙”,盱眙縣打造“盱於龍蝦”。多產業公用品牌適合那些產業類別多,且體量不大的地區。比如我們為南京溧水區設計的公用品牌,就是背書溧水區多產業的公用品牌。
路徑是品牌建設的策略方法。我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說條件不同,創牌路徑也應不同。比如去年我們為三亞芒果設計品牌戰略時,提出“果旅融合”的戰略路徑,即三亞芒果品牌建設依托三亞旅游資源,三亞芒果品牌創建豐富三亞旅游資源。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戰略路徑,是基于對三亞城市定位的理解以及三亞芒果品牌化資源的考量。我們提出溧水農業品牌化要為南京人服務的思路,就是既要滿足南京人的胃,也要讓南京人“賞心”、“悅目”。溧水的思路,就是依據溧水的城市定位以及其資源優勢。以一言概之,路徑設計要“私人訂制”,不能“通用”。
除此以外,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往往受主要決策者的影響,決策者的眼界、理想或抱負,以及其決策水平的高低,也決定了區域公用品牌的創建方向。我的看法是,區域公用品牌是產業公用服務的創新,管理者們要與時俱進,及時學習,提高決策水平。同時,要找好“外援”,聘請專業外腦為創牌“保駕護航”。
剛才幾位領導提到的問題,我想用四句話來回答,這也是我對目前各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建議:
第一,要善于整合。
“整合”是我們常說的一個詞,也是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應有的技術手段。對于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整合”,我的建議是:
整合品牌建設力量。許多人一說農產品品牌建設,就說這是農口部門的事。這個話沒錯,但也不完全對。品牌建設是一個大系統、大工程,也是一個大經濟。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除了農口部門的參與外,也需其他部門的協同支持,比如宣傳口、商務局、供銷社、扶貧辦、發改局,乃至公安局(土地流轉經常產生糾紛)。“品牌為大家,品牌大家干”是應有的做法。除整合本地力量外,也得整合外部力量。許多地方創牌中,只用“自己人”,很少用“外人”。農產品品牌建設需要專業分工。創牌中在用好本地力量的同時,要將產品更好更快地推向市場,還得學會和行業及各種社會資源合作。比如農產品電商就要和京東、淘寶這些的電商平臺合作,果品銷售就要和百果園、鮮豐水果、每日優鮮等這些專業渠道商合作。只有利用好這些資源,才能讓我們的品牌快速叫響。“依靠老外”的目的是“壯大老鄉”。
整合區域資源價值。資源整合不是簡單的產品疊加。前不久在杭州舉辦的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我們看到了貴州茶的“抱團”,它沒有簡單地停留在品牌抱團上,也不是簡單地打造一個“貴州茶”的概念,而是依據貴州茶的特征(高海拔茶),提出了“讓天下人喝上一杯干凈茶”的價值訴求。“價值抱團”不僅讓貴州茶在茶博會上大放光彩,其思路與做法也值得我們思考。
第二,要敢于創新。
“創新”也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但在現實中卻差強人意。以品牌推廣為例。眾所周知,互聯網時代的傳播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但是現在很多地方的品牌推廣還是沿用十年前或是更老套的方法。2013年,我參與了“首屆贛南臍橙網絡博覽會”的策劃。最初一些人不理解為啥搞網博會,因為原有的“贛州國際臍橙節”連續舉辦了數屆,影響力極大,轉為“網上辦節”,一時還難以理解。現在回過頭來看,連續幾年的“贛南臍橙網絡博覽會”,為贛南臍橙網絡聲譽的營造發揮了巨大作用。剛才恩施州農業局局長說恩施計劃舉辦“硒產品博覽會”,我建議辦會方式可以創新,不能只在產區辦,也應該在銷區辦,另外品牌傳播推廣手段也應創新。
第三,要相信專業。
做品牌是個專業活,需借助專業力量完成。我剛才提到的貴州茶“干凈”的價值訴求,最早是貴茶集團的“綠寶石”的價值定位。這個項目是農本咨詢的事業伙伴“上海馬和羊公司”策劃的。“馬和羊”當時提出“干凈茶”的價值定位時,許多行業人士不認同。行內人認為文化是茶品牌價值挖掘的慣用做法,“干凈茶”的價值定位有些“外行”。但市場證明,“干凈”作為貴茶的價值定位,非常正確,且有很強的動銷能力。目前,“干凈茶”也成為貴州茶的價值訴求。再有就是品牌符號創意。去年我們設計的三亞芒果品牌符號,大大提升了三亞芒果的顏值和價值。我們設計的“稀有好梨”的隰(xí)縣玉露香梨的價值與符號,不僅詮釋了隰縣玉露香梨的特征,也破解了“隰(xí)”字不易識別的問題。再還有本月亮相的河北“威梨”,“潤,威梨無比”的價值主張以“威梨小超人”的符號,讓威梨品牌不脛而走。常言道,術業有專攻。農產品做品牌,得用專業人士,也得相信專業人士。
第四,要真重視。
重視不能光喊口號,還得要有行動。我的看法是,領導的言行很重要。大家常說,“縣委書記重視,成功率是百分之八十;縣長重視,成功率是百分之六十;分管縣長重視,成功率是百分之二十;若只是局長重視,估計沒有成功率”。當然這話有些夸張,但反映了主要領導的重視,是縣域工程成敗的關鍵。在這里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山西隰縣玉露香梨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從縣委書記、縣長到縣級職能部門都非常重視。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隰縣縣長王曉斌。王曉斌在微信朋友圈每天發一兩條隰縣玉露香梨的圖片或文字。在王曉斌的帶動下,許多隰縣干部、群眾都用微信發布玉露香梨信息,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品牌傳播行動。說隰縣重視品牌建設,我想這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農本咨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