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呂志雄:用人才活水澆灌現代農業之花

[ 作者:呂志雄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19 錄入:王惠敏 ]

通過多種方式、打造多個平臺培養出更多的新型農民,農業基礎才能更穩固,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才能加快,人民群眾的餐桌才能安全無虞。

我省將在涉農職業院校中遴選20個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培訓內容覆蓋種植、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農業工程和經濟管理等五大類專業。(見本報10月18日報道)

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特別是有文化的青年人向城市轉移,讓農業人才漸趨缺乏。而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要求農業勞動力在數量上縮減、在素質上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更需要用人才來支撐農業生產,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人才從哪里來?既需要專業院校的培養,又需要從農業就業人口中培育。從這個角度來看,我省即將開展的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培訓,是培養農業人才的必然選擇。然而,要真正讓培訓收到最好的效果,還需要統籌兼顧,將培訓立體化。

首先,培訓不能是教育部門一家的事,地方政府要積極與培訓對接,將培訓與當地農業發展結合起來。既要組織引導符合條件的農民踴躍參加培訓,又要給參加培訓的農民提供政策和經濟上的支持,讓他們有實踐所學知識的平臺、施展才能的舞臺,以此帶動新型職業農民學技術、學管理,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還要與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結合起來。規模過小是農業現代化的最大制約之一。當下,雖然我省農村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越來越多,但存在著規模不大、效益不高、管理不健全等問題。而且農民的科技知識、學習能力相對欠缺。因此,培訓要走出教室,邁向田間地頭,以教學來解決職業農民經營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從而提升其理論水平,提高其管理能力。引導更多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經營規模,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將更多現代生產要素、經營模式、發展理念引入農業,推進農業機械和科技成果應用,開拓農產品市場,提高農業組織化、產業化、市場化水平。

農產品質量問題,既限制農產品銷售,又影響食品安全。要把培訓與提升農產品品質結合起來,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全過程監管體系、優秀農產品的推廣體系。筆者采訪中,既聽到有菜農報料,某某蔬菜就是用農藥“喂”出來的,也聽到一些農業合作社反映,他們用生物技術防治害蟲,生產的水果卻苦于無法鑒定,賣不出預期的好價格。要通過培訓,引導新型農民樹立綠色生態理念,規范生產過程,生產更多更好的能夠滿足市場需要的農產品。同時,還要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既要保證農產品提升品質,又要引導幫助農民樹立品牌意識,打造更多的優秀農產品品牌。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重視農業人才培養,通過多種方式、打造多個平臺培養出更多的新型農民,農業基礎才能更穩固,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才能加快,人民群眾的餐桌才能品種豐富、質量優良、安全無虞。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大河網-河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一本到 | 午夜在线亚洲免费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亚洲中文在线码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