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環境監測“黑名單”真能唬住造假?

[ 作者:魚予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04 錄入:12 ]

環保部將嚴查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環保部制定的《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已經編制完畢并準備發布,將于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來源:經濟參考報)

環境保護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而環境監測則是地方政府統計收集環保基礎數據,為相關部門環境治理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如果源頭數據出現注水情況,決策勢必會出現偏差,給污染日益加劇的環境雪上加霜。環保部在制定的《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中,指出2016年1月1日開始,對于環境監測數據出現偽造篡改的企業,企業和相關負責部門都將被列入不良“黑名單”。在看到環保部對環境治理再下重手的同時,筆者以為,環境監測“黑名單”就真能唬住造假?

多年來,環境檢測數據造假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就如同近年來發生的一些往沙漠里排污,或是往河流里排污,造成重大污染事件一樣,都是明知違法而為之。就算是新環保法出臺,并明確規定,篡改、偽造或者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將被記過、記大過或者降級,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被撤職或者開除,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然而事實證明,從前期環保部通報的一些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例看,多起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都發生在企業內部的監測站,不少監測數據造假,責任人并未受到處理,即便影響惡劣,也往往只是行政處罰。

眾所周知,“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其實,企業造假手段層出不窮,不外乎是利益驅動,撇不開一個“利”字。分析緣由,一是排污企業造假,為了達到少交甚至免交環境污染稅費的目的;二是很多地方環保在線監測設備形同虛設,數據失真情況嚴重,與地方環保部門主動造假,為了顯示治污政績不無關系;三是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減輕考核壓力、實現環境質量達標等目的,甚至出現行政管理部門指使監測站編造、篡改監測數據,用來維護地方形象;四是,違法成本過低,必然導致監測數據造假層出不窮。說到底,無論是企業為了利益鋌而走險,還是監管部門為了扭曲的政績觀,參與造假或者推波助瀾,都折射出的是執法中的監管不力,信息不公開、透明所致。

環境數據監測不是小事,關乎執法效率。對監測數據的弄虛作假,無疑是對法律與現代科技的雙重褻瀆與戲弄。的確,最嚴環保法實施以來,法律的“老虎牙齒”到位,一些企業已經意識到利害關系,不再敢明目張膽排污,但轉而在數據造假上做起文章。當然,最為核心的原因,就是超標排放污染物、故意進行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虛假編造環評報告,仍舊是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筆者愚見,少量的罰款和不痛不癢的“黑名單”未必能唬住環境監測數據的造假,唯有讓企業周邊的環保組織、民眾加入監督;把監測的數據公開、公示;對所有涉及環評造假、監測數據造假、排放數據造假的企業,進行更嚴厲的處罰,讓其一旦造假,馬上付出傾家蕩產的代價;對監管失職的地方環保部門,不但依法免職,更讓其受到相關法律制裁。

企業玩貓膩,減排做手腳,關乎國計民生,更和政府公信力相關。試想,沒有數據誠信,何來環保公信?設立環境監測“黑名單”固然是好事,但更應該在提高數據造假的技術門檻,修補監測漏洞,和加大監督懲處力度上下功夫,唯有嚴格落實責任追究,以“零容忍”的重罰,才能遏制企業違法排污的沖動,推動環境治理逐步好轉,真正唬住監測數據的造假。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日韩一区视频 | 思思99热这里只有精品6 | 色综合久久久久 | 尤物网亚洲综合在线看黄 | 色婷婷色综合缴 | 日本精品视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