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警惕“包裝”的“偽民意”

[ 作者:何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18 錄入:12 ]

近日,某地在轄區內進行“社會公眾安全感”調查,問題后面,竟然附有“標準答案”。雖然當地回應稱,這只是為配合調查工作而發的宣傳材料,但這樣的引導方式確有不妥。(人民日報1月14日)

何為民意?一言蔽之民眾的意愿。意愿是什么?意愿是個人對事物所產生的看法或想法,是個人的主觀性思維。而問題后面附標準答案的民意調查“包裝”了民意,如同掩耳盜鈴,是想聽聽民眾真實的呼聲與想法,還是“要求”受訪民眾按照標準答案作案,結果不得而知。

說到民意調查,是為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只有民意摸得清、摸得準,作出的決策才能可執行、受民擁戴。如何才能聽到民聲?知曉民心?只有科學設計、認真執行、準確分析才能知民所思所想,過程中體現的是調查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是“三嚴三實”中的“嚴實”體現,應有完善的事前預防和事后追懲,更離不開一顆真心。民眾是一個有思維的主體,調查者是服務員,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不把群眾當作走程序的道具,才能務實有效的采集民意,不斷提升民意的分量,提升決策依據的準確性,改進工作,更好服務。否則,精心組織和安排的民意調查,就會異化成“偽民意”,為“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吶喊助威,又如何為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呢?假借調查民意虛,行強奸民意之實,為自己臉上“貼金”,把群眾的意愿玩弄于股掌之間,踐踏于泥濘之地,萬萬不可取。

民意調查問題后附標準答案,難道是一種巧合?想想不是。回應稱是“為了配合調查工作而發的宣傳材料”,更像是不負責任的推脫。問題出現后不是深入反思自己的不當之處,想想平時工作做得真不真?實不實?群眾滿意不滿意?知曉度高不高?而是找借口搪塞,是否更為不妥。

民意的真實性,源于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表達權的統一,更源于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宗旨是否得到落實,群眾是否切身體會到所問問題對他們的影響與體驗,如果民意調查是私下做大量的“功課”或后附“標準答案”的“走過場”,那么群眾就會失去表達民意的動力,民意調查將變成自問自答。

誰是真民意,誰是“偽民意”,答案自在人心,正如文中所言“民意就在那里,無論以什么方式去聽,都離不開一顆真心”。


作者單位:福寶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 |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最新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吉泽明步 | 亚洲v欧美v日韩v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