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怎樣理解領導干部能上能下新機制

[ 作者:謝嬌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15 錄入:7 ]

去年7月28日,《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出臺。8個月后,首現官員“能上能下”地方樣本,昨日的湖北省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管理推進會通報,該省28名履職能力、精神狀態或擔當作為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干部被組織調整,其中8名官員被免。另外,22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干部,被批評教育或誡勉談話。(4月13日新京報)

推進干部能上能下,重點是解決能下問題,既要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選準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問題或者不適合的干部調整下來。這就打破了“金飯碗”的鐵律,將干部的“上”與“下”與優勝劣汰法則對接起來。而向下調整的主要渠道有六個方面,即到齡免職(退休)、任期屆滿離任、問責處理、健康原因調整、違紀違法免職和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領導干部等。

推動干部“下”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是為有效防止各級領導干部“庸懶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在其位不謀其政。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那樣:反腐高壓下,亂作為明顯被控制住了,但是不作為、緩作為卻在相當大的范圍、相當多的人中出現了。由于沒有正常的退出和降級機制,一些“懶官”和“庸官”在領導崗位上熬日子、混飯吃,造成了懶政怠政的氛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不健康的生態環境。

要實現能上能下的科學管理,還必須建立相應的激勵機

制作為平衡。不僅為干部能下劃出“硬杠杠”,并以科學合理的設計,明確了下的標準,規范了下的方式,疏通了下的渠道,確保干部下得合理、下得合法、下得服氣,而且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建立了“快速通道”。這就切實把全體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服務改革發展上來,真正實現“人崗匹配”“職得其人,才得其用”,讓肯干的受激勵、慢干的受鞭策、不干的受懲戒。對于問題干部,在被組織調整影響期滿后,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突出、工作需要且經考察符合任職條件的,可以提拔任職。這為下的干部教育管理、使用復出指明了方向,充分體現了對干部的關心愛護,可謂既是“破冰”更是“融冰”。

推進干部能上能下,關鍵要勇于擔當,敢抓敢管。要落實“真下”,讓“為官不為者不能為官”,讓“不干事者出局”,讓“不為者無位”。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久久免费国产AⅤ网 | 亚洲一级a爱视频在线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 亚洲十大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