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一號文件部署農業供給側改革,破解“千億斤無效供給”。對此,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周清杰在《我財經》節目中表示:“我們改革開放之后,18個中央一號文件關注三農問題,可見三農問題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中國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不可逾越的障礙,客觀來講目前我們農業的現代化程度是比較低的。農業生產是為居民生活服務以及生產服務的,在這個市場運行的過程中,一千億斤的無效供給,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周清杰認為,實際上農業生產者在組織化程度、信息化程度、規?;潭壬隙际怯袉栴}的。美國的農業的單個農場主,平均耕作面積達一萬兩千畝,規模化程度非常高,足以支持他的機械化以及后續的信息化。中國人均耕地比較少,整個農業的組織化程度比較低,因此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如何判斷農產品市場的走勢,綜合市場行情提高自己對市場的預算能力,優化結構,從而更加有針對性、有效率地向市場提供供給,是我們未來要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