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珊:探索縣域經濟創新發展之路

[ 作者:王珊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0-27 錄入:王惠敏 ]

“縣積而郡,郡積而天下;郡縣治,天下無不治”。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發展的基石。隨著我國經濟步入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新常態,縣域也不能“獨善其身”,同樣面臨著經濟增長降速、需求結構轉型、體制機制制約、資源環境壓力等多重挑戰,依賴資源、投資、出口拉動的傳統發展方式難以為繼。新常態需要樹立新觀念、開拓新思路、培育新動力。

2016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開展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加強全國縣市科技創新能力監測和評價,創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縣、農業現代化科技示范縣、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縣”。

2017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向縱深推進,這為縣域經濟補齊創新短板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縣域創新能力建設是國家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一環,且具有一定的獨特性,表現在“缺”(缺乏海歸、高學歷人才等科技工作者,缺少大學、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低”(科技投入水平低,產業產品的技術含量低)、“實”(科技創新、產學研合作注重實際發展需求,技術推廣、成果轉化講求實用性)。為此,推動縣域創新發展,就要把招引各類創新資源放在首位,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強化科技金融結合,不斷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附加值。

同時,積極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2017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縣域是農村人口的主要聚居地,縣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的支撐。但農業在連年增產增收的同時,也遇到了農產品供求結構錯位、生產成本過高、資源透支利用等一系列問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破解農業發展難題的戰略選擇,也是保障縣域經濟發展的全新切入點。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圍繞“去庫存”(調整種植業結構、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降成本”(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補短板”(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上做文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西藏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 | 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 | 私人尤物在线精品不卡 | 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 | 最新日本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亚洲日韩理论AⅤ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