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任勝鋼:瞄準湘西生態資源實施產業精準扶貧

[ 作者:任勝鋼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6-09 錄入:19 ]

導讀: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條光耀歷史與現實的大道上,湖南一直在奮力拼搏,當前更是向著全面脫貧加速奔跑。盡管我們仍面臨大量“瓶頸”“頑癥”“硬骨頭”,但辦法總比困難多。為集思廣益,助力全省決勝脫貧攻堅,本報特邀專家學者和相關實際工作者從不同維度建言獻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基于這一戰略部署,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湘西地區是我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瞄準其生態資源,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對打贏湘西地區脫貧攻堅戰具有決定性作用,也可為全省及全國連片特困地區實施產業精準扶貧提供重要示范。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在省委、省政府“一核三極四帶多點”區域發展戰略指引下,湘西地區探索實施了一系列產業精準扶貧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懷化市實施“產業聯動、金融聯通、利益聯結、結對幫扶”的精準扶貧模式,2015年全市貧困人口減少18.8萬人;2016年上半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懷化三地民間投資均實現了20%以上的增幅。在取得喜人成績的同時,湘西地區產業精準扶貧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生態產業發展不足制約了湘西地區產業精準扶貧

點狀式產業扶貧政策不利于生態資源的集約開發,產業發展難以形成規模優勢?,F有產業扶貧政策集中面較小,在中藥材、特色農產品資源開發領域尚未形成品牌效應和規模優勢,加工企業規模偏小,產品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較低,導致部分農產品結構性滯銷。此外,對扶貧企業或生產基地缺少績效監管和退出機制,存在扶貧資金使用效率較低問題。

生態產業的產業鏈尚不完整,輻射作用不明顯,對扶貧帶動作用有限。湘西地區產業發展單一限制了對扶貧的帶動作用,例如,2015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業收入為216.97億元,較2014年增長24.3%,但與其關聯緊密的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的增加值年增速僅為12.3%、9.3%、13.6%,生態旅游業與關聯產業同步發展程度較低。

生態產業受自然災害及市場波動影響較大,產業風險較高,降低了貧困人口參與產業扶貧的積極性。生態產業又是弱質產業,受自然條件、市場變化影響較大,存在一定風險。在市場風險加大與承貸主體實力不強的情況下,扶貧產業更難獲得金融和信貸支持。因此,防范市場風險是產業扶貧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瞄準生態資源實施產業精準扶貧的四個要點

瞄準特色生態資源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建議湘西地區瞄準三個關鍵點,緊抓三個著力點,打造九大脫貧增長點。即:瞄準優勢生態資源,著力集聚集約開發,打造清潔能源、山地綠色農林資源和生態文化旅游資源三大脫貧增長點;瞄準特色生態產業,著力拓寬扶貧產業面,打造大生態農業、大旅游產業和大健康產業三大脫貧增長點;瞄準重點目標市場,著力降低生態產品的市場風險,打造多元化經營、網絡化營銷和綠色化服務三大脫貧增長點。

設立生態產業扶貧引導基金,以產業鏈“組團申請、打包扶持”的方式提高扶貧效益。首先,設立湘西地區產業扶貧引導基金,并以此為母基金,按市場化模式運作,通過發起生態產業扶貧投資基金的方式,吸引和引導社會資金以參股投資、跟進投資、直接投資的方式進入湘西地區支持生態產業發展,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其次,以構建完整生態產業鏈為目標,以龍頭企業、能人農戶和基地為核心,以配套企業、農戶和基地為輔助,聯合申請財政專項產業扶貧資金,重點支持在區域內能形成完整產業鏈的企業、農戶及生產基地。通過“組團申請、打包扶持”,精選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生態資源、生態產業、核心企業及能人農戶,形成要素集聚優勢,同時帶動上下游產業及配套產業發展,不斷拓寬扶貧產業面,提高扶貧效益。

搭建生態科技、市場信息與金融保險為一體的生態產業服務平臺。湘西地區應以縣為單位,由縣扶貧辦牽頭,聯合科技、農業、商務、金融等部門搭建統一的生態產業服務平臺,該平臺主要包括生態科技服務、市場信息服務和金融保險服務三大核心板塊。首先,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提供生態科技專業咨詢服務,加快對湘西地區生態資源進行價值評估,促進生態資源精深加工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鼓勵科研院所以科技入股形式參與產業扶貧;其次,搭建市場信息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進行科學分析,準確判斷生態產品和服務的市場需求趨勢,建立市場信息預警系統、信息反饋和監測系統,為湘西地區免費提供市場信息服務,以降低市場風險,確保產業項目有扶貧增收效益;其三,搭建生態產業金融保險平臺,探索建立財政補助的扶貧產業險,分散扶貧產業風險,同時完善產業扶貧貸款擔保機制,利用扶貧資金成立專門的產業扶貧開發擔保公司。

加快產業扶貧的供給側改革,助推湘西地區依托生態資源實施產業精準扶貧。短期的任務是改革土地流轉制度和降低扶貧企業成本,首先,應加速貧困村土地流轉,鼓勵貧困農戶以土地租賃分紅、入股分紅、入股經營等形式進行流轉,適度提高土地流轉收益,推進扶貧生產基地或生產園區的規?;洜I和標準化建設;其次,進一步加大生態性扶貧企業稅收優惠力度和財政支持力度,補償由于區位劣勢和基礎設施落后而產生的超額運營成本,同時加強扶貧企業和生產基地的績效監管,建立扶貧企業或基地退出機制,依據扶貧效益實施滾動扶持,避免出現“爛尾公司(基地)”;其三,著力打造一批高端優質的生態產品和服務,精準定位市場需求,重點支持實施精細化管理、精品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的扶貧企業。長期來看,還應從勞動力供給和地方政府職能轉變來助推產業精準扶貧,將技能教育與基礎教育相結合,提高勞動力素質,強化地方政府綠色服務職能。

(作者系中南大學商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 2016年09月01日 星期四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无遮挡免费在线观看 | 五月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日韩 | 最新精品国产AV资源网 |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