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蘭州9月18日電(杜昱欣、劉海天)在人們傳統的印象里,供銷社就是賣東西和收東西的地方。甘肅新供銷,卻早已突破了這一局限,具備了很多服務三農的新功能。比如,測土配方就是一個。
走訪甘肅各地的供銷網點,記者發現它們都具備多種功能,少的有幾種,多的有幾十種。這是供銷社系統創新改革的成效之一,也是供銷事業重新煥發活力的原因之一。甘肅供銷社系統,已經統一更名為“甘肅新供銷”,正在全省各供銷網點逐步推廣新的標識。創新服務,是“甘肅新供銷”中“新”字的重要改革內容。
測土配方的目的,是智能配肥、精準施肥。由于各處耕地的土壤性質千差萬別,因此需要不同含量的各種化肥。在以前,由于條件有限,往往只能粗放施肥。即一大片土地,都按同一種土壤結構來確定所需的化肥成分和含量。顯然,這是不科學的。現在,有了測土配方技術和服務,農民就可以對具體的土壤施用相應成分含量的化肥,以提高施肥效率。精準施肥,在提高產量的同時,還能減少對土壤的污染,因此十分必要。
甘肅新供銷位于各地的網點里,大多提供測土配方服務。“測土配方+莊稼醫院”是供銷社貼近三農服務的有效模式。測土配方解決合理配肥的問題,莊稼醫院解決防治病蟲害的問題,供銷社的服務使農民免除了兩大后顧之憂。
測土配方后,根據土壤成分分析,工作人員會計算出所需要的各種化肥的含量。然后交由專門的配肥車間,把氮肥、磷肥、鉀肥等各種肥料按不同的比例進行混合配比,以適應各家各戶土地的實際情況。配好的化肥,由供銷社的專業配送車,直接送到田間地頭交由農民使用。這對農民起碼有三個好處:精準施肥,減少污染,提高產量;省心,省事,省時,省力;減少中間環節,降低農民用肥成本。
張掖市甘州區小河供銷社,測土配方工作做得有聲有色。這個僅有40人的機構,卻擁有8個莊稼醫院(醫院里提供測土配方服務)。雖然經營化肥只有微薄的利潤,還不如經營牧草掙錢多,但是他們堅定地從事化肥項目。他們說,一般的企業會去追逐利潤更大的項目,但供銷社不能這樣,供銷社既要經營盈利,更要服務社會服務三農。
在武威市民勤縣蔡旗社區供銷社,測土配方和莊稼醫院工作做得也非常到位。這里不但有規范的測土配方實驗室,還把測土配方的各種好處制成標牌,放置于供銷社門店的顯眼處向群眾宣傳。
從前,農民施肥是“跟著感覺走”,現在則普遍熱衷于“測土配方”。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也是中國農業進步的一個縮影。在這個進步的過程中,供銷社正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網-甘肅頻道 2016年09月18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