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農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狀況很可能已經結束,通脹調整后的農產品價格將在未來十年內總體保持相對平穩,經合組織和糧農組織今天發布的《經合組織-糧農組織2016-2025年農業展望》指出。但相對于作物價格,預計畜禽價格將上漲。
下面,糧農君就帶大家走近這份十年展望報告。
新興經濟體的農產品價格
在新興經濟體,隨著收入的提高,對肉類、魚類和禽類的需求將出現強勁增長。這就造成飼料需求的擴大,特別是粗糧和蛋白粉的需求,導致其價格漲幅超過小麥和大米等主糧。
全球生產力
全球而言,生產力的提高將能夠基本滿足更多人口的糧食和飼料需求。作物增產的約80%將通過提高單產來實現。
根據《展望》的基準分析,在“一切照?!钡那闆r下 - 農業生產力以目前的趨勢增長且未采取有效減少饑餓的行動 - 糧食供應的預期增長將促進減少世界營養不足人口,從現在的大約8億人減至2025年的6.5億以下。
分析表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營養不良發生率估計將從23%降到19% - 但由于人口快速增長,該區域在世界貧困人口中所占比例仍將不斷提升。
這意味著,如果不采取決定性的措施,改變“一切照?!钡淖龇ǎ?span>2030年消除饑餓這一由國際社會近期設定的全球目標便無法實現,因此必須采取果斷行動。
聚焦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今年的《展望》將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農業前景和挑戰作為特別重點。中產階級的興起,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以及非洲資源和耕地商業利益的擴大都將影響該部門的發展模式。隨著該地區人口快速增長,農業仍將是許多年輕人最大的就業來源。
《展望》預計,鑒于在未來十年期間,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糧食進口將進一步增加,因為糧食需求增幅預計將超過3%,而即使在生產力提高的情況下,農業總產量每年增幅僅為2.6%。
政策制定者必須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包括促進加快技術應用,改善市場準入條件,并使小生產者更好地融入價值鏈。
主要國家支配糧食貿易
《展望》指出,所有出口商品的大部分仍將來自少數幾個國家。
但是,就進口而言,國家的集中程度要低得多,盡管預計中國仍然是一些大宗商品,特別是大豆的重要市場。經合組織和糧農組織強調了運轉良好的市場對于確保糧食從過剩地區向缺糧地區轉移和改善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經合組織秘書長古里亞在羅馬舉行的《展望》發布會上說:“目前一段時間農產品價格處于較低水平,但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我們必須保持警惕。在當前情況下,政府的主要重點是落實相關政策,以連貫和可持續的方式提高農業生產力。采取正確的農業政策對于在未來幾十年消除饑餓和營養不良至關重要。”
“必須通過大幅提升產量來滿足對糧食、飼料和工業原料不斷擴大的需求,而所有這些都應以可持續的方式實現,”糧農組織總干事若澤·格拉濟阿諾·達席爾瓦說。 “我們樂觀地認為,未來大部分對農產品的需求將主要通過提高生產力而非擴大作物面積或牲畜存欄數來得到滿足,”他補充說。
其他研究成果
- 未來十年全球農產品貿易量預計每年增長1.8%,而過去十年的年增長率為4.3%。
- 與農產品生產價格相比,未來十年糧食消費者價格波動較小。
- 發展中國家預測期內人均食糖和奶制品消費量預計將分別增加15%和20%。
- 在最近幾年的強勢增長之后,全球作物產量的增幅預計在每年1.5%左右。
- 南亞和東亞未來十年農業產量有望增加20%。
- 拉丁美洲未來10年作物面積估計將增長24%,主要來自大豆種植。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聯合國糧農組織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